[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张拉设备的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57903.1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9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春;刘光亮;代志力;王冠;王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F16P1/00;F16C11/04;F16C1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罗庆 |
地址: | 400064 重庆市南岸区学***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设备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张拉设备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和至少一个转动设于所述第一防护板上的第二防护板,其间限定出夹角α,以使所述第二防护板具有在夹角α逐渐减小时的正转状态,以及在夹角α逐渐增大时的反转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防护板和所述第二防护板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在所述正转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至少部分重合,并通过固定杆锁紧,在所述反转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上下交错布置,以解除配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预应力张拉设备的保护装置灵活度不高、拆除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张拉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张拉设备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预应力锚具、夹具、连接器的力学性能测试时,需要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在张拉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断筋、飞锚、夹片弹射等事故,对现场测试人员和设备造成安全隐患。现有的防护措施通常是在锚具张拉端设置临时挡板或堆砌防护沙袋进行防护。整个防护措施安装过程不够灵活简便,事后拆除也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张拉设备的保护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预应力张拉设备的保护装置灵活度不高、拆除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张拉设备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和至少一个转动设于所述第一防护板上的第二防护板,其间限定出夹角α,以使所述第二防护板具有在夹角α逐渐减小时的正转状态,以及在夹角α逐渐增大时的反转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防护板和所述第二防护板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在所述正转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至少部分重合,并通过固定杆锁紧,在所述反转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上下交错布置,以解除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转动第二防护板使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遮挡张拉设备,接着利用固定杆将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锁紧即可;拆卸时,取出固定杆,随后转动第二防护板直至与第一防护板相折叠即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二防护板能够在第一防护板上转动,使得能够具备正转状态和反转状态,在正转状态下,其间形成的夹角α逐渐减小,以便使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遮挡张拉设备,起到快速防护的作用,避免夹片弹射等情况发生;在反转状态下,夹角α逐渐增大,使得第二防护板能够与第一防护板相折叠,以便快速的拆除本保护装置,使得安装更简便、灵活;再者,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上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在正转状态下,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能够通过固定杆锁紧,以便对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进行固定,避免因撞击导致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出现倒塌的情况,在反转状态下时,以便于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相折叠,从而能够快速的对本保护装置进行拆除。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一限位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于所述第一防护板上,所述第一限位座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布置的第一限位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护板上开设有竖向布置的第一滑槽,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防护板滑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安装座和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二安装座设于所述第二防护板上,所述第二限位座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布置的第二限位孔,在所述正转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相重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防护板上开设有竖向布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防护板滑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固定杆包括从上自下依次连接的锁紧部和连接部,所述锁紧部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部为圆柱形结构,在所述正转状态下,所述锁紧部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座上,所述连接部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交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57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酯薄膜生产用的过滤器
- 下一篇: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