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减振的后挡泥板总成及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16092.8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06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欧欣然;贾志超;黄国鹏;王兵;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5/02 | 分类号: | B62J15/02;B62J1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减振 挡泥板 总成 摩托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减振的后挡泥板总成,包括安装在摩托车车架尾部的后挡泥板壳体,所述后挡泥板壳体内的前端对称设置两个加强支架,加强支架前端与摩托车车架尾部紧固连接,加强支架后端与后挡泥板壳体紧固连接,并且加强支架的长度为后挡泥板壳体长度的1/3‑1/2。本实用新型避开了摩托车车架的固有频率出现在常用转速所对应的频率范围内,避免摩托车车架的共振破坏,同时也提高了整车振动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挡泥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减振的后挡泥板总成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户对摩托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中最为重要的支撑部件,也是摩托车振动和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后挡泥板作为摩托车车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又是作为一种悬臂梁结构安装在车架尾端,在使用过程应注意其强度性能要求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变形、断裂。
目前,后挡泥板主要是钢质单一材料构成,保证了其强度耐久性能要求,但是由于整个总成局部刚度过大,安装在摩托车尾端后常常会影响摩托车车架的频率及振型分布,会造成摩托车在常用转速段出现共振现象,从而让驾乘人员感到严重发麻感,降低了整车振动舒适性。因此,设计出一种既满足自身刚强度使用要求,又在安装车架后提升摩托车车架的整车频率的后挡泥板总成就显得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减振的后挡泥板总成及摩托车,其满足后挡泥板与车架连接处产生足够的连接强度,并且很大程度上的减轻振动,提高了摩托车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减振的后挡泥板总成,包括安装在摩托车车架尾部的后挡泥板壳体,所述后挡泥板壳体内的前端对称设置两个加强支架,加强支架前端与摩托车车架尾部紧固连接,加强支架后端与后挡泥板壳体紧固连接,并且加强支架的长度为后挡泥板壳体长度的1/3-1/2。
所述加强支架为上宽下窄的结构,且加强支架由钢材料一体成型制作。
所述加强支架包括安装部、连接部,所述安装部与连接部的上端设置加强板,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部设置在安装部的前端,所述连接部与安装部连接处设置加强筋,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向前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置螺纹孔,加强支架前端的连接柱穿过后挡泥板壳体的前端与摩托车车架固定连接。
所述加强支架的长度为后挡泥板壳体长度的2/5。
所述加强支架上设有多个减重孔。
所述后挡泥板壳体由左壳体、右壳体相向合拢构成,所述左壳体、右壳体的中间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前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加强支架的支架安装孔,所述凹槽的后端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左壳体、右壳体的后部设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左壳体、右壳体均为塑料结构,所述右壳体与左壳体相向的连接面上设置多个凸块,所述左壳体的连接面上设置多个与凸块对应的卡槽,所述凸块与卡槽卡接固定。
所述右壳体位于第二定位孔上端的连接面上设置一U形插槽,所述左壳体位于第二定位孔上端的连接面上设置插块,所述插块插入插槽后,一螺栓径向依次穿过插槽、插块,形成固定连接。
所述后挡泥板壳体尾端设置车牌安装部、车灯安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16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防尘脚杯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后挡泥板总成及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