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厌氧生物膜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21963.5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00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程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恒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 31252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膜 流化床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厌氧生物膜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进水管、循环管、挡板、出水堰及沼气收集罩;所述池体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有进水泵及止回阀;所述池体包括污泥流化床层,污泥流化床层中设置生物填料;所述循环管的第一端连接进水管,所述循环管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污泥流化床层上方;所述循环管设有循环泵;所述池体上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池体的上部划分为位于中间区域的中间区及位于周边的澄清区;所述中间区设有沼气收集罩,所述沼气收集罩连接有沼气管;所述池体顶部周边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连接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厌氧生物膜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可提高污水厌氧处理效果及抗冲击负荷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厌氧生物膜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厌氧生物法如今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生物降解废水处理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现有厌氧处理工艺多种多样,但普遍存在着池内由于无法搅拌或设计原因,存在以下问题:(1)发生短流或死角现象,缩短厌氧停留时间,导致处理效果下降;(2)污泥浓度无法保持,易发生污泥流失;(3)抗有机负荷和毒物负荷冲击的承受能力差。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污水处理装置,以便克服现有厌氧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厌氧生物膜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可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厌氧生物膜流化床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进水管、循环管、挡板、出水堰及沼气收集罩;
所述池体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第一端设置于池体外,所述进水管的第二端设置于池体下方的中间位置;
所述进水管设有进水泵及止回阀,所述进水泵及止回阀位于池体外部;所述池体包括污泥流化床层,污泥流化床层中设置生物填料;
所述循环管的第一端连接进水管,所述循环管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污泥流化床层上方;所述循环管设有循环泵;
所述池体上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池体的上部划分为位于中间区域的中间区及位于周边的澄清区;
所述中间区设有沼气收集罩,所述沼气收集罩连接有沼气管;所述池体顶部周边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连接有出水管;
所述池体上部各区域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池体中部及下部的横截面积;所述池体包括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及下部区域,所述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及下部区域依次连接;
所述上部区域包括圆柱形壳体及圆台形壳体,所述圆柱形壳体与圆台形壳体连接,圆柱形壳体位于圆台形壳体上方;
所述圆台形壳体的上方与圆柱形壳体连接,所述圆台形壳体的下方与所述中部区域连接;所述圆台形壳体的上底面大于所述圆台形壳体的下底面;
所述挡板包括第一圆柱面、圆台面及第二圆柱面,所述第一圆柱面、圆台面及第二圆柱面依次连接;
在所述进水泵处于启动的状态下,污水能从进水管通过进水泵进入池体,在进水管处设有止回阀,以防止循环管污水倒流;污水从下到上进入厌氧污泥流化床层,污泥流化床层设有生物填料,废水在污泥流化床层与水中悬浮细小固体颗粒介质和生物填料附着厌氧生物膜不断接触,完成厌氧生物降解;
在污泥流化床层上方设有循环管和循环泵,将回流液回流至池体底部;净化后的污水通过挡板进入澄清区进行泥水澄清分离,上清液通过溢流堰经出水管流出;厌氧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经顶部沼气收集罩和沼气管收集后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恒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恒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21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板沉淀池装置
- 下一篇:水性油墨废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