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污混流排口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23665.X | 申请日: | 202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9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靳永轩;顾朝光;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控(杭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污混流排口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污混流排口净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雨污混流排口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雨污混流排口净化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杆和第二防护杆。该雨污混流排口净化装置,通过第一防护杆、第二防护杆、水浮球、弹力带、过滤网、水培箱、水培区、柔性水箱和生物填料的配合设置,使用时,采用原位处理方式,用柔性、便于拆卸第一防护杆和第二防护杆将排口包围起来,形成一个与河道相对独立的围隔区域,弹力带可以固定过滤网,水浮球可以使得该装置悬浮在水面上,水培箱内的水培区中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柔性水箱和生物填料使得雨污混流污水处理利用介质挂膜、曝气增氧、水利循环的方法为本土微生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繁殖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污混流排口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雨污混流排口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多年以来,作为连接岸上和水里关键节点的排污口,却成了水污染治理的痛点和堵点。
目前,雨污混流排口的处理有多种方式,从是否污水提升的角度来划分,排口末端处理分为原位岸下处理和异位岸上处理两种方式,异位处理需将污水截流后提升至岸上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中,处理后达标排放,此方式存在占用沿河绿化且占地大、运维成本高、雨季处理效果差、耐受水质水量冲击波动能力偏弱等缺点,特别对于流量相对较小的排口不适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针对小流量排口的一种雨污混流排口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污混流排口净化装置原位处理方式,实现小流量排口溢流污水处理的效果。该技术可将污水从排放口直接进入处理系统,首先通过微气泡曝气增氧,然后进入特殊材料介质层和植物层进行生物处理,最后进入受纳水体。将污水集中到该处理装置处理,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厂,对点源污染的处理效果好,效率高,不占地,表面美观。避免了异位处理需将污水截流后提升至岸上的污水处理装置中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而引起的占用沿河绿化、占地多、运维成本高、雨季处理效果差、耐受水质水量冲击波动能力偏弱等缺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雨污混流排口净化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杆和第二防护杆,所述第一防护杆和第二防护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第一防护杆和第二防护杆的两侧和表面插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浮球,所述第一防护杆和第二防护杆的表面固定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内表面分别缝合连接有勾面魔术贴和棉毛魔术贴,所述弹力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第一防护杆和第二防护杆的上表面插接有水培箱,所述水培箱的内底部设置有水培区,所述水培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柔性水箱,所述柔性水箱的内表面填充有生物填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杆和第二防护杆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和第三圆杆。
可选的,所述第二圆杆和第三圆杆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所述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形状呈圆弧形。
可选的,所述水培区的内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数量为若干个。
可选的,所述水浮球的数量为若干个。
可选的,所述弹力带为尼龙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污混流排口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控(杭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控(杭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236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灵活安装的铰链
- 下一篇:一种中置双圆盘免破碎切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