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金制品加工用的移动式线切割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23789.8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65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春;盛太纯;盛建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茂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金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制品 工用 移动式 切割 机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金制品加工用的移动式线切割机床。其技术方案包括:液压伸缩杆、底盘、安装座和加工组件,底盘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万向轮,底盘的底部通过轴栓安装有两组连接杆,底盘的顶部一侧焊接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顶部焊接有安装壳,安装壳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电针。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在底盘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杆,能够通过连接杆将铝板和底盘电性连接,并且连接杆可以使铝板和接地线始终保持垂直向下与地面接触,进而可以将传导至装置外壳上的电流接地引出,进而避免出现漏电的情况,增加了装置在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合金制品加工用的移动式线切割机床。
背景技术
线切割机床是一种基于线缆放电,从而对金属加工件进行电火花切割加工的电气加工机床设备,线切割可以对金属加工件的表面进行电蚀,并且由于其放电端直径较小,可以对极为微小的结构进行加工,因此可以对金属零件的表面进行精密加工,为了方便利用线切割机床对合金制品进行加工,我们提出一种合金制品加工用的移动式线切割机床。
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6177367U公开了超大型线切割机床,包括机体,承重钢板底部竖直对称轴两端均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底部两端均连接有转向滚轮,机体两侧外壁顶端均连接有推拉杆,机体两侧外壁底端均连接有支撑箱,支撑箱顶部竖直对称轴两端内壁均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底部均连接有升降千斤顶,支撑箱底部竖直对称轴两端内壁均连接有活动槽,第一电机一侧外壁中心处均连接有信号传输线,现有的技术中CN216177367U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装置采用电火花加工的方式对金属零件进行处理,因此装置内部的电流容易出现漏电的情况,电流容易顺着装置的金属外壳以及导电液体的引导排出装置,降低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装置在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洗,以防止含有金属碎屑的导电液对装置内部的放电电极造成腐蚀,传统的装置不支持将装置拆下进行清理,从而增加了清洗的难度,增加了导电液的残留概率,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合金制品加工用的移动式线切割机床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金制品加工用的移动式线切割机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金制品加工用的移动式线切割机床,包括液压伸缩杆、底盘、安装座和加工组件,所述底盘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万向轮,所述底盘的底部通过轴栓安装有两组连接杆,所述底盘的顶部一侧焊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顶部焊接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电针,所述放电针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缆管,所述底盘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两侧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通过螺纹结构安装有滑槽座,所述滑槽座的顶部安装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安装有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内安装有储液槽。
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合金制品加工用的移动式线切割机床时,将装置推动至指定的工作位置后,将脉冲发射器外接电源,使脉冲发射器对放电座和放电针持续释放电流,通过固定台将需要加工的零件摆放在储液槽的内部,并对储液槽的内部加入一定量的导电液将零件浸没,通过电动机通电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使滑槽座带动顶部的组件在螺纹杆的外侧水平移动,同时丝杆一端安装的微型电机通电转动带动丝杆转动,可以对螺纹板和限位槽进行移动,将零件需要加工的位置与放电针对齐进行电流脉冲加工,通过连接杆将铝板和接地线与底盘电性连接,使装置在加工过程中始终接地保持安全,防止装置出现漏电的情况,在加工完成后利用储液槽与限位槽分离,可以便于将储液槽拆下进行清洗,避免储液槽的内部残留污物影响装置后期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底部通过轴栓安装有铝板,且铝板的底部等距焊接有接地线,铝板的顶部焊接有两组连接片,且连接片的内部设有安装孔。铝板可以与连接杆电性连接,并且可以为接地线提供安装的位置,接地线可以与地面接触,从而使装置接地对电流进行传输,避免装置漏电出现触点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茂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茂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23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