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汽分离稳流排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31623.0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10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利;李劲松;张燚;魏鑫;叶永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五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汽 分离 排出 装置 | ||
1.一种水汽分离稳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进水口(1)、壳体(2)、中心出水口(3)、水汽分离网(4)、溢流口(5)和限流孔(6);
水汽混合体通过进水口(1)进入壳体(2)内部,流经水汽分离网(4)后实现水汽的分离,下层稳定水流进入限流孔(6),经中心出水口(3)流出装置;
当水流增大时,通过中心出水口(3)外围的溢流口(5)流出,分离后的水汽通过最外一层溢流口(5)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稳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上盖(201)和下壳体(202),所述上盖(201)和下壳体(202)通过热熔或者超声波焊接形成密封、内部中空的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稳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设置在壳体(2)的进水端,所述水汽分离网(4)设置在壳体(2)内部,进水口(1)的前端,加热后的水汽混合体从进水口(1)进入壳体(2)后,冲击到水汽分离网(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稳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出水口(3)设置在壳体(2)的出水端,壳体(2)底部,壳体(2)的出水端与进水端在壳体(2)的两侧相对设置;中心出水口(3)外壁相对壳体(2)向下延伸,形成长筒导水口,使水沿导水口向下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汽分离稳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水方向上,与进水口(1)相对的一侧半圆形中心出水口(3)外壁向上延伸,其两侧过渡延伸至壳体(2)内壁,形成出水隔板(301),出水隔板(301)顶部与壳体(2)内壁顶部留有溢流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汽分离稳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限流挡板(7)设置在相对出水隔板(301)的一侧,所述限流挡板(7)左右两侧延伸至壳体(2)内壁,其顶部与出水隔板(301)顶部同等高度,其底部相对壳体(2)内壁底部留有水流排出空间,形成限流孔(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汽分离稳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内部,水汽分离网(4)和限流挡板(7)之间设置稳流缓冲区;水汽混合体透过水汽分离网(4)被分离后,进入稳流缓冲区,水体部分在稳流缓冲区下层,汽体部分在稳流缓冲区顶层,得到缓冲稳定,水体通过限流孔(6)流入中心出水口(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水汽分离稳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水方向上,临近中心出水口(3),壳体(2)底部内壁逐渐向下倾斜与中心出水口(3)的入口处连接,向下形成喇叭口,便于将水导入中心出水口(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稳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5)的管壁围绕中心出水口(3),形成环形溢流口(5);
所述溢流口(5)的外壁向下延伸,形成长筒导口,在进水方向上,与进水口(1)相对的一侧半圆形溢流口(5)外壁向上延伸,两侧过渡延伸至壳体(2)内壁,形成溢流口隔板(501),溢流口隔板(501)在出水隔板(301)外侧,二者间形成通道;溢流口隔板(501)顶部高度高于出水隔板(301),低于壳体(2)内壁高度,另一侧半圆形溢流口(5)外壁向上延伸至壳体(2)外壁;
当仅设置一级溢流口(5)时,溢流口(5)外壁即为壳体(2)外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汽分离稳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邻溢流口(5)外壁之间和/或溢流口(5)外壁与中心出水口(3)外壁之间设置支撑筋(8),用于固定溢流口(5),保证各溢流口(5)不发生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五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五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316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