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易破裂且防气泡的新能源汽车膜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54945.7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7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鸿鲲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来庆英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易 破裂 气泡 新能源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破裂且防气泡的新能源汽车膜,属于汽车膜技术领域,第一密封层一侧安装有第二密封层,汽车膜主体一侧顶部设有去泡件,汽车膜主体由装饰层、反光隔热层、防破裂网层、底防水层和粘附层制成,通过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将汽车膜主体进行密封有效的防止整个车膜撕开导致的粘附灰尘和粘附不均匀导致的气泡较多,通过汽车膜主体上的反光隔热层和防破裂网层进行隔热和防断裂,大大提高了韧性,在产生气泡后工作人员手持去泡件将吸盘对准气泡处启动气泵进行抽气将吸盘精密贴合汽车膜主体,工作人员手持手持件进行拉动去泡件带动气泡进行移动排出,排出好后启动气泵将吸盘内的气体进行排出,将去泡件进行取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膜,特别是涉及一种不易破裂且防气泡的新能源汽车膜,属于汽车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其以节约能源、废气排放较低等众多的优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汽车膜是一种给汽车隔热、防紫外线的膜产品,汽车贴膜对技术及软硬条件都要求很高,需要无尘的环境、专用的设备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熟练的技术等。
现有的汽车膜极易破裂,多是将整张车膜的密封层进行拆除进行贴附在车身上,会导致产生大量的气泡不便于排气,还极易脏污,因此急需一种不易破裂且防气泡的新能源汽车膜,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易破裂且防气泡的新能源汽车膜,汽车膜主体由装饰层、反光隔热层、防破裂网层、底防水层和粘附层制成,通过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将汽车膜主体进行密封有效的防止整个车膜撕开导致的粘附灰尘和粘附不均匀导致的气泡较多,通过汽车膜主体上的反光隔热层和防破裂网层进行隔热和防断裂,大大提高了韧性,在产生气泡后工作人员手持去泡件将吸盘对准气泡处启动气泵进行抽气将吸盘精密贴合汽车膜主体,工作人员手持手持件进行拉动去泡件带动气泡进行移动排出,排出好后启动气泵将吸盘内的气体进行排出,将去泡件进行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不易破裂且防气泡的新能源汽车膜,包括汽车膜主体、第一密封层、第二密封层、去泡件、吸盘、装饰层、反光隔热层、防破裂网层、底防水层和粘附层,汽车膜主体顶部设有装饰层,装饰层底部粘附有反光隔热层,反光隔热层底部粘附有防破裂网层,防破裂网层底部粘附有底防水层,底防水层底部粘附有粘附层,粘附层底部涂抹有粘附层,粘附层底部一侧安装有第一密封层,第一密封层一侧安装有第二密封层,汽车膜主体一侧顶部设有去泡件,去泡件内设有气泵组件,气泵组件中间两侧安装有进出气组件,去泡件安装在去泡件中下段处,且吸盘与汽车膜主体相互接触。
优选的,气泵组件包括手持件、进出气口、导气管和气泵,手持件安装在去泡件中上段处,进出气口安装在吸盘中间处,导气管安装在进出气口中间两侧处,且进出气口和导气管相互连通,气泵安装在导气管一侧处。
优选的,进出气组件包括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安装在去泡件中间一侧处,排气口安装在进气口另一侧处,且进气口和排气口相互配合。
优选的,吸盘为锥子型结构。
优选的,手持件为U型结构。
优选的,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为可撕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不易破裂且防气泡的新能源汽车膜,汽车膜主体由装饰层、反光隔热层、防破裂网层、底防水层和粘附层制成,通过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将汽车膜主体进行密封有效的防止整个车膜撕开导致的粘附灰尘和粘附不均匀导致的气泡较多,通过汽车膜主体上的反光隔热层和防破裂网层进行隔热和防断裂,大大提高了韧性,在产生气泡后工作人员手持去泡件将吸盘对准气泡处启动气泵进行抽气将吸盘精密贴合汽车膜主体,工作人员手持手持件进行拉动去泡件带动气泡进行移动排出,排出好后启动气泵将吸盘内的气体进行排出,将去泡件进行取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鸿鲲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鸿鲲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54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