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率电子转换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56272.9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7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薛福玲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电子 转换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功率电子转换模块,包括壳体、铜排、第一散热结构以及第二散热结构,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置电子器件的容纳腔;所述铜排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容纳腔的外侧;所述第一散热结构设于所述壳体的表面,用以为所述电子器件散热;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固定于所述壳体表面,并与所述铜排抵接,以为所述铜排散热。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升功率电子转换模块的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功率电子转换模块。
背景技术
电子器件在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发热问题,尤其是功率电子转换模块(IGBT)这种功率器件,过度发热会影响模块的正常工作,甚至损毁模块。功率电子转换模块包括壳体、电子器件以及铜排,铜排自壳体内部贯穿壳体的侧表面并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功率电子转换模块的发热源包括有电子器件和铜排,传统的散热结构为壳体的底面设置的呈密集阵列设置的多个散热柱。功率电子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至散热柱,通过外部冷却液或空气流经散热柱的表面接触并带走热量,从而实现对功率电子模块进行降温。但这种散热结构只能对壳体内部的电子器件进行冷却,无法对延伸至壳体外进行铜排散热,这种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难以满足功率电子转换模块的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功率电子转换模块,旨在提升功率电子转换模块的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功率电子转换模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置电子器件的容纳腔;
铜排,所述铜排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容纳腔的外侧;
第一散热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结构设于所述壳体的表面,用以为所述电子器件散热;以及
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固定于所述壳体表面,并与所述铜排抵接,以为所述铜排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散热结构的内部形成有冷却通道,所述第二散热结构的表面还设有连通所述冷却通道的换热入口和换热出口,所述冷却通道内用以容置冷却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分别设于第二散热结构的延伸方向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散热结构与所述铜排之间设有导热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相邻设于的背面和侧面,所述第一散热结构设于所述壳体背面;
所述铜排穿设于所述侧面,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散热段和第二散热段,所述第一散热段固定于所述侧面,并与所述铜排抵接,所述第二散热段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背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铜排设于的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面,所述第二散热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散热结构分别所述两所述侧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散热结构的材质包括铜或铜合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柱,所述散热柱的横截面包括水滴形、圆形、椭圆形、长条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柱的表面还设有一个或多个附属散热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附属散热结构包括凸起或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562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与维修的人脸考勤机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低碳景观花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