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57601.1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61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谭红军;高连生;刘尚;陈卫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天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天建筑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王明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用鱼腹式 型钢 支撑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现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包括鱼腹式型钢支模架和轮扣式支模架;所述鱼腹式型钢支模架包括鱼腹式支撑型钢、顶托、调节套管、承插件和梁底支撑型钢,其中: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设于相邻两梁间的现浇板底模下方,用于顶紧现浇板底模;所述顶托的顶部承托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的端部,底部通过调节套管连接承插件;所述承插件的另一端通过调节套管连接轮扣式支模架;所述梁底支撑型钢设于梁底的底模下方,用于顶紧现浇底模,且其两端插入梁两侧的所述承插件的承插口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减少专用于现浇板支模架的立杆和挂杆材料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消耗,节约工程成本,节能降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现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民用建筑常用的现浇板模板支撑体系中,虽然铝膜、钢模、复合材料模板作为新型模板工艺的代表,但其在价格上特点,仍然被一些承包人拒绝;故传统的满堂钢管支模架,在建筑模板施工工艺中,仍然是一种主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尽管其布置灵活、施工方便,但也存在如下一些弊端:
1、材料用量大,相对费时费工;
2、受梁板支撑构件(一般配套采用φ48钢管)强度弱,导致立杆布置密度较大(一般的布置成1.2m×0.9m/1.2m/1.5m),施工检查时,受立杆密度的影响,对作业人员和检查人员的交通干扰大;
3、整个支模架的立杆的强度应力比较小,无法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一般情况下,立杆强度利用率不足50%,尤其是在一般住宅建筑中;
4、配套使用的梁底、板底支撑架管却因为其材料的规格尺寸较小,往往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即使在一些较小的跨度中,钢管的强度和刚度足以满足现浇板的施工荷载要求,但也经常发生因混凝土自重的荷载作用下发生局部挤压变形的现象,造成梁底局部变形。
为改善传统的满堂钢管支模架在施工中的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满堂钢管支模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的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包括鱼腹式型钢支模架和轮扣式支模架;所述鱼腹式型钢支模架包括鱼腹式支撑型钢、顶托、调节套管、承插件和梁底支撑型钢,其中: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设于相邻两梁间的现浇板底模下方,用于顶紧现浇板底模;所述顶托的顶部承托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的端部,底部通过调节套管连接承插件;所述承插件的另一端通过调节套管连接轮扣式支模架;所述梁底支撑型钢设于梁底的底模下方,用于顶紧现浇底模,且其两端插入梁两侧的所述承插件的承插口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鱼腹式型钢支模架还包括用于限位梁底两侧模板的定位挡块,所述定位挡块可拆卸的固定安装于所述梁底支撑型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挡块包括方型套管和设于所述方型套管底部的L型定位块,所述方型套管可拆卸的套装于所述梁底支撑型钢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采用型钢腹板为中间高两端低的横截面呈“工”型的变截面钢梁;所述梁底支撑型钢采用槽钢或工型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托包括托槽和设于所述托槽底部的螺杆,所述托槽用于承托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天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天建筑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天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天建筑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57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制砂成砂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轴双层高效混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