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61345.3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38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春;左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奇尔(厦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467;C02F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灭 蓝藻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属于水处理领域,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水泵、除藻箱、电极组、线缆、电控柜、以及能够使设备漂浮于水面的浮床,浮床的底部固定有水泵和除藻箱,除藻箱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除藻箱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水泵与进水管连通,除藻箱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组电极组,电控柜固定于浮床的顶部,电控柜通过线缆与电极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杀灭蓝藻的设备与方法采用浮床和杀灭蓝藻结构的结合,设置于水体,安装方便,不占用地面面积,并且采用超低频电磁波对水流中的蓝藻进行在线除藻处理,除藻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电磁波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只要是本身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电磁辐射,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温度等于或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
不同电磁波有不同的频率,已知电磁波波长的计算公式:λ=v*(1/f),对任何情况恒成立,其中v是波速,f是频率,λ是波长,由此可以看出,超低频电磁波的波长较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
近年来我国多处水域暴发蓝藻水华,水源水水质受到较大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活及生产用水,如何治理高藻水源水是当今世界主要的水污染问题之一。国内外除藻方法主要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现有的物理方法成本高、不经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营养成分对藻类的刺激作用;化学除藻剂虽然具有一定效果,时间效应比较快,可快速杀死藻类,但死亡藻类所产生二次污染及化学药品的生物富集和放大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大,长期使用低浓度的化学药物会使藻类产生抗药性,易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生态平衡,还可能存在远期危害;微生物技术除藻有诸多优点,但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侵染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如何还有待研究,病毒的寄主藻群之中也存在着敏感群和抗性群,后者则成为其专一性灭藻的障碍,也需要进一步探究。
蓝藻又名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自氧型原核生物。蓝藻细胞膜外有细胞壁和一层胶质的鞘。蓝藻的细胞壁和革兰氏阴性菌很相似,同样肽聚糖层薄,外面包有外膜;不同的是蓝藻的细胞壁内层含有纤维素层。
细胞壁允许离子、多糖等小分子和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而将大分子或微生物等阻于其外。因此,细胞壁参与了物质运输、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损失、植物水势调节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细胞壁上纹孔或胞间连丝的大小受细胞生理年龄和代谢活动强弱的影响,故细胞壁对细胞间物质的运输具有调节作用。另外,细胞壁也是化学信号、物理信号传递的介质与通路,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被破坏时,会导致细胞的物质运输中断或完全停止,进而导致新陈代谢中断或者完全停止。当蓝藻的离子通道被破坏时,导致离子通道的选择性作用发生紊乱,导致有用物质不传输或所有物质自由进出细胞膜。因此细胞壁的物质运输通道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是影响蓝藻是否存活的主要因素。一因此,通过破坏蓝藻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离子通道可有效起到除藻作用。因此亟需一种不同于现有物理法除藻的超低频电磁波除藻装置及除藻方法。而现有的杀藻设备大多设置在岸边而非水体上,通过水泵将水抽至地面上的藻类处理机处理后再将水排回至水体。这种方式导致需要很长的管道布设,而且设置于地面的藻类处理机占用地面面积,整体安装麻烦,成本高,并且由于藻类处理机固定于地面设置,处理水大多集中于布设于水体内的进水管的位置,主要还是集中对进水管进水口处范围的水进行处理,水体整体处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采用浮床和杀灭蓝藻结构的结合,设置于水体,安装方便,不占用地面面积,并且采用超低频电磁波对水流中的蓝藻进行在线除藻处理,除藻效果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奇尔(厦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耐奇尔(厦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61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推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管件下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