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先布线电熔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72827.9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62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胡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3 | 分类号: | F16L47/0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戴涛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线 电熔管件 | ||
本实用新型先布线电熔管件,包括注塑主体和包胶线,所述包胶线设于注塑主体内壁,所述包胶线一面接触管材,所述注塑主体两侧设有与所述包胶线连接的电极连接装置。如上所述的包胶线,包括发热丝以及包裹于所述发热丝外周的包胶层,所述包胶层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包胶线在所述注塑主体内壁紧密排列,相邻位置的包胶线之间形成一个楔形区域;并且,所述发热丝在某一截面处的有效热辐射范围覆盖与该截面相邻的一楔形区域、与该楔形区域相邻的包胶线的边缘、以及所述管材与该截面处的包胶线接触的部分。本实用新型采用直角梯形截面包胶层替代现有的“凹”字型截面包胶层,增加注塑主体与包胶层之间的结合力,优化了熔接效果,提高电熔管件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件焊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先布线电熔管件。
背景技术
电熔管件技术在管道焊接领域应用广泛,其原理是在电熔管件承口内壁植入发热丝,通过电熔焊机提供的电流使发热丝产生热量,熔融管件和管材并将其熔接。目前,主流的技术可分为先布线电熔管件和后布线电熔管件:先布线电熔管件是先把发热丝预先包覆一层同管件类材料,然后把包胶线按要求缠绕在型芯上,之后放入模具后注塑成型,退模后冷却到一定时间后抽出型芯,完成产品生产;后布线电熔管件是先注塑一个材料毛坯,然后在车床加工的浅槽内植入发热丝。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先布线电熔管件。
现有技术的先布线电熔管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5721593U,公告日为2022年2月1日,名称为“一种包胶线及具有其的电熔管件”中公开了的一种截面为“凹”字型的包胶线,其具体缺陷是:为了使发热丝的热辐射范围能够尽量覆盖到管材上,发热丝的位置会被设计得尽量贴近焊接面,因此发热丝的热量辐射范围难以覆盖到“凹”字型包胶线的上端点,导致在熔融过程中包胶线无法完全与管件熔接,使用“凹”字型的先布线电熔管件在剥离实验时包胶线位置容易和电熔管件主体发生脱离,从而影响熔接效果,产生质量较差的电熔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凹”字型包胶线在电容焊接后因端点受热不足导致易与注塑主体脱离的不足,提供一种包胶层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先布线电熔管件,能够解决剥离时包胶线易与电熔管件主体脱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强熔接效果、提高电熔管件的质量,从而提高管道系统连接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先布线电熔管件,包括注塑主体和包胶线,所述包胶线设于注塑主体内壁,所述包胶线一面接触管材,所述注塑主体两侧设有与所述包胶线连接的电极连接装置。如上所述的包胶线,包括发热丝以及包裹于所述发热丝外周的包胶层,所述包胶层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包胶线在所述注塑主体内壁紧密排列,相邻位置的包胶线之间形成一个楔形区域;并且,所述发热丝在某一截面处的有效热辐射范围覆盖与该截面相邻的一楔形区域、与该楔形区域相邻的包胶线的边缘、以及所述管材与该截面处的包胶线接触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包胶线,采用直角梯形包胶层替代现有的“凹”字型包胶层。直角梯形结构的设计使得发热丝的有效热辐射半径可以覆盖到其旁边的楔形区域,因此电熔管件的注塑主体在熔接过程中能够直接嵌入梯形包胶层构成的楔形区域,增加熔融面积,以增强包胶层与管件之间的结合力,保证各层结构之间的熔接质量。同时,包胶线的直角梯形结构设计便于在具有其的电熔管件制造过程中观察、判断包胶线的缠绕状态,避免绕线过程中出现翻转,可以有效降低绕线过程包胶线的翻转形成的产品废品,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丝采用偏心设计,其位于所述包胶层截面靠近直角边一侧,因此可以在较小输入功率的前提下使得所述发热丝的有效热辐射传导范围能够同时覆盖注塑主体与包胶线之间的楔形区域、相邻的包胶线以及管材,使得包胶线、注塑主体、管材之间形成熔接,以达到较好的熔融状态,并减少所述发热丝的热损耗。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丝外周设有漆包层,漆包层的设计在所述发热丝通电加热过程中起到绝缘作用,可以避免所述发热丝移动引起的碰丝短路而引发的过焊烧料和焊接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72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功率超滤膜净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音圈骨架合金铝箔生产切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