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器械中心筒碰撞联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97904.6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53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迪;胡兴中;张宏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安科锐(天津)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N5/10;F16B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30039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中心 碰撞 联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疗器械中心筒碰撞联锁机构,包括中心筒和中心筒固定环,中心筒固定环与设备机架固定连接,中心筒穿设在中心筒固定环内部,中心筒固定环侧壁与中心筒外壁之间圆周设有若干碰撞连锁响应组件。本实用新型相应机制更加快速准确,消除了医生观察监控视频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因监控摄像头布置的数量和空间限制,观察角度不充分的问题;微小位移也可以检测,能够即时做到设备的停止,保证了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电器设备防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中心筒碰撞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外壳是医疗器械的重要安全部件,其主要的安全性功能是:隔离运动部件与患者,防止碰撞;隔离高压电器元件与患者,防止患者触电;隔离有毒、腐蚀性物质与患者,防止患者受到伤害;隔离高温或低温部件与患者,防止患者受到伤害。
许多CT设备或RT设备为中心筒结构,在成像和放射治疗时,治疗床将患者送入中心筒内。治疗床作为患者的载体带着患者在设备的中心筒中运动,患者与中心筒的相对运动频率是最高的,距离也是最近的。
现有中心筒的防碰撞措施有以下几种方式: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视频监控设备在治疗室外实施观察,如有碰撞风险及时停止设备运行;根据患者的体型大小,设置治疗床在中心筒内的最大运动范围;系统安全软件对视频图像分析,如患者与中心筒有碰撞风险设备停止治疗;患者与中心筒碰撞触发中心筒发生位移,启动急停。
以上防碰撞措施存在很多不足:医生观察监控视频的劳动强度大;监控摄像头布置的数量和空间受到限制,导致观察角度不充分;可能存在手动急停设备不及时的问题;微小位移无法及时做出判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医疗器械中心筒碰撞联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器械中心筒碰撞联锁机构,包括中心筒和中心筒固定环,中心筒固定环与设备机架固定连接,中心筒穿设在中心筒固定环内部,中心筒固定环侧壁与中心筒外壁之间圆周设有若干碰撞连锁响应组件。
碰撞连锁响应组件包括固定在中心筒固定环侧壁上的L形支架、固定在中心筒外壁上的保护罩;
L形支架由竖直板和水平板组成,L形支架的竖直板固定在中心筒固定环侧壁上,L形支架的竖直板与水平板之间设有弧形响应面,弧形响应面上中间位置安装有压敏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弧形响应面的压敏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器外侧接触设有响应圆盘,响应圆盘中部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穿出并固定在保护罩的两侧壁外,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另外一端固定在中心筒固定环上,保护罩在L形支架两侧的内壁上固定有偏转复位弹簧,偏转复位弹簧另外一端连接有保护套,保护套端部抵触在L形支架的侧壁。
中心筒固定环顶部对应L形支架设有中间延伸板,并在中间延伸板两侧设有侧延伸板,侧延伸板与中间延伸板之间设有横杆,复位弹簧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横杆上。
保护罩两侧壁上对应偏转复位弹簧设有延伸保护罩,偏转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延伸保护罩的内壁上。
保护套抵触在L形支架侧壁的端部为半球形结构。
碰撞连锁响应组件共有六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应机制更加快速准确,消除了医生观察监控视频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因监控摄像头布置的数量和空间限制,观察角度不充分的问题;微小位移也可以检测,能够即时做到设备的停止,保证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安科锐(天津)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核安科锐(天津)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97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