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出结构和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98400.6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2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牟文生;刘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薛福玲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顶出结构和模具。顶出结构包括顶杆和成型入子,所述顶杆包括顶出段和连接于所述顶出段两端的连接端,一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模具的顶针板;所述成型入子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另一所述连接端,所述成型入子的外周面与所述顶杆的周面均不共面。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顶出结构可以提升修配精度和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出结构和模具。
背景技术
塑件制品顶出是注射成型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当制品在模具中固化后,需要顶出结构将其从模具中顶出,顶出质量的好坏将最后决定制品的质量。
但现有的顶块类型的顶出结构一般为一体结构,其上端为成型结构和封胶结构,下端为运动顶出部件,封胶结构的封胶面与运动顶出部件的摩擦面是同一个表面,封胶面为了不长毛边需要紧配合,摩擦面为了运动顺畅,需要松配合,修配其中一面的问题时,重新组配后另一面总会对别的部位产生影响,从而出现修配不到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顶出结构,旨在改善顶出结构的修配不到位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顶出结构包括:
顶杆,所述顶杆包括顶出段和连接于所述顶出段两端的连接端,一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模具的顶针板;和
成型入子,所述成型入子可拆卸连接于另一所述连接端,所述成型入子的外周面与所述顶杆的周面均不共面。
可选地,另一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成型入子螺纹连接。
可选地,另一所述连接端的端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成型入子开设有贯通的穿孔,另一所述连接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顶出段的横截面面积,另一所述连接端穿设于所述穿孔内,所述成型入子抵接所述顶出段的端面;
一连接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穿孔与所述螺纹孔,以连接所述成型入子与所述顶杆。
可选地,所述顶出段的横截面的至少部分为圆弧线;
和/或,另一所述连接端的横截面为方形;
和/或,所述成型入子的横截面为矩形。
可选地,所述顶出段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环设于所述顶出段的周面,并靠近另一所述连接端。
可选地,所述油槽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油槽在所述顶出段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顶出结构还包括导套,所述导套套设于所述顶出段,所述顶出段相对于所述导套可滑动设置。
可选地,所述顶出结构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设于所述顶杆的周侧,并所述压块的一表面抵接于所述导套背离所述成型入子的端面。
可选地,所述顶杆的周侧形成有抵接平面,所述压块形成有对接平面,所述抵接平面相对于所述对接平面可滑动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及如上任一所述的顶出结构,所述顶出结构设于所述下模内,所述成型入子显露于所述下模朝向所述上模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支撑板及顶针板,所述下模板和支撑板围合形成顶出空间,所述顶针板可活动设于所述顶出空间,所述顶出结构设于所述下模板,且所述顶杆的一连接端伸入所述顶出空间,以连接于所述顶针板,所述顶杆位于所述顶出空间的部分套设有弹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98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原核桃加工生产线壳仁筛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恒温连续生产线用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