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式引取辊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00596.8 | 申请日: | 202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08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戴纳米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1/06 | 分类号: | B65H51/06;F25D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倪鹏程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式引取辊 | ||
本实用新型涉是一种冷却式引取辊,包括:轮本体;第一轴颈,其固定在轮本体一侧;第二轴颈,其固定在轮本体的另一侧;隔板,其与轮本体内壁形成冷却流道;进水口,其开设在隔板的一侧;出水口,其开设在隔板的另一侧;进水管,其贯穿设置在第一轴颈内,并与第二轴颈连接;且进水管与第一轴颈内壁形成间隙;当向进水管内注入冷却水时,冷却水经第二轴颈进入至进水口,与轮本体内壁进行换热后,依次从出水口、间隙将水排出;本方案中引取辊的同端即能实现冷却水的加入,又能实现换热后冷却水的排出,实现了对引取辊的冷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取辊,具体是一种冷却式引取辊。
背景技术
引取辊是一种绕线的部件部件,起到给线材施加一种牵引力,达到牵引线材传输,实现卷绕或输送线材的目的。
线材和引起轮之间会摩擦产生热量,从而导致线材会受热影响其自身的性能;
综上,如何实现对引取辊进行冷却成为了本领域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引取辊的冷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冷却式引取辊,包括:轮本体;第一轴颈,其固定在轮本体一侧;第二轴颈,其固定在轮本体的另一侧;隔板,其与轮本体内壁形成冷却流道;进水口,其开设在隔板的一侧;出水口,其开设在隔板的另一侧;进水管,其贯穿设置在第一轴颈内,并与第二轴颈连接;且进水管与第一轴颈内壁形成间隙;当向进水管内注入冷却水时,冷却水经第二轴颈进入至进水口,与轮本体内壁进行换热后,依次从出水口、间隙将水排出;
在本方案中,进水管贯通设置在第一轴颈内,并将端部与第二轴颈固定连接,隔板与轮本体内壁形成冷却流道;冷却水经进水管进入至第二轴颈内,再从进水口进入至冷却流道内,与轮本体进行换热,随后从出水口将水排入至第一轴颈、进水管的间隙处,最后将水排出,实现了对引取辊的冷却;
本方案中引取辊的同端即能实现冷却水的加入,又能实现换热后冷却水的排出,这样一来,第二轴颈正常与轴承连接,第一轴颈内的进水管需要通过旋转接头与水管连接,本装置生产难度降低。
为了说明隔板如何与轮本体的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隔板通过螺旋连接板与轮本体的内壁连接,将冷却流道分隔成螺线流道;
在本方案中,隔板与轮本体之间通过螺旋连接板连接,螺旋连接板将冷却流道分隔呈螺线流道,这样一来,冷却水呈螺旋在螺线流道流动,提高了冷却水与轮本体的换热效率。
如何将冷却水从第二轴颈进入至进水口内,以及换热后的冷却水进入至第一轴颈,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轴颈、第二轴颈插入轮本体的端部通过支撑板与隔板内壁固定连接,将第一轴颈、支撑板、隔板之间形成第一腔室,以及将第二轴颈、支撑板、隔板之间形成第二腔室;
支撑板既能实现对第一轴颈、第二轴颈与隔板的连接,又能将第一轴颈、支撑板、隔板之间形成第一腔室,以及将第二轴颈、支撑板、隔板之间形成第二腔室;
冷却水依次从第二轴颈、第二腔室进入至进水口内,换热后的冷却水依次经出水口、第一腔室进入至第一轴颈内。
为了说明第一轴颈、第二轴颈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轴颈垂直于其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连通第一腔室、间隙;第二轴颈垂直于其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第二腔室、以及第二轴颈端部开设的流通孔;
在本方案中,第一轴颈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供换热后的冷却水排出,第二轴颈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将冷却水进入至第二腔室内。
为了说明进水管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段,其位于一轴颈内;第二段,其连接第一轴颈以及第二轴颈的流通孔,其端部供第一段插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戴纳米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戴纳米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005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