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凝胶微球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26151.7 | 申请日: | 2022-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45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郑龙坡;罗雄;张雷;周子斐;刘志清;周玉;罗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3 | 代理人: | 王琰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凝胶微球制备装置,包括分散相输送单元、连续相输送单元、液滴生成单元、图像获取单元、光固化单元和收集单元,液滴生成单元分别与分散相输送单元、连续相输送单元、光固化单元连接,图像获取单元设置于液滴生成单元的一侧,收集单元与光固化单元连接。其优点在于,利用图像获取单元可以直接观察微球生成,便于进行参数调整以及记录;光固化单元采用盘绕式螺旋设计,确保微球的光固化时间相同;收集单元可以实现微球的自动化收集和洗脱,提高质量均一性;稳定且可持续长时间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胶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凝胶微球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水凝胶微球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前景。水凝胶制作方法包括分散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喷雾干燥法和模板法等。普通装置制备水凝胶微球存在原料耗损大、工艺复杂、成品均一性差等诸多问题。
微流控技术是制备水凝胶微球的一种优选途径。通过微通道降低重力影响,制得单分散微球,实现微球性质的均一。简单来说,当分散相通过时,被连续相流体粘性力的作用剪切成单分散的微球。但现有的微流控芯片大多为单独装置,使微球制备过程与检测过程分离,无法实现实时调整制作相关参数。同时,制作与收集过程相互分离,微球性质在长周期的静置中无法保持性质均一,极大影响了水凝胶微球的实际使用效果。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实时调整制备参数、制作与收集过程相分离、成品均一性差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凝胶微球制备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实时调整制备参数、制作与收集过程相分离、成品均一性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凝胶微球制备装置,包括:
分散相输送单元,用于输送分散相;
连续相输送单元,用于输送连续相;
液滴生成单元,所述液滴生成单元分别与所述分散相输送单元、所述连续相输送单元连接,用于获取分散相和连续相,以生成液滴微球;
图像获取单元,所述图像获取单元设置于所述液滴生成单元的一侧,用于获取所述液滴生成单元的液滴微球的图像;
光固化单元,所述光固化单元与所述液滴生成单元连接,用于对液滴进行固化,以获得水凝胶微球;
收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与所述光固化单元连接,用于收集水凝胶微球。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散相输送单元包括:
分散相储存元件,用于储存分散相;
分散相输送元件,所述分散相输送元件与所述分散相储存元件连接,用于输送分散相;
分散相连接元件,所述分散相连接元件分别与所述分散相储存元件或所述分散相输送元件、所述液滴生成单元连接,用于提供分散相进入所述液滴生成单元的通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续相输送单元包括:
连续相储存元件,用于储存连续相;
连续相输送元件,所述连续相输送元件与所述连续相储存元件连接,用于输送连续相;
连续相连接元件,所述连续相连接元件分别与所述连续相储存元件或所述连续相输送元件、所述液滴生成单元连接,用于提供连续相进入所述液滴生成单元的通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滴生成单元包括:
通道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261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