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吸收外科缝线的缝针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42054.7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28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池;施佳超;梁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清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4 | 代理人: | 郭丹丹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外科 缝线 缝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吸收外科缝线的缝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端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之间共同设有缝针本体,所述缝针本体左侧末端开设有穿线孔,左侧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用于对穿线孔穿线进行辅助的辅助机构,所述穿线孔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对缝线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左侧固定块两端通槽的喇叭状设置,间接的增加了穿线孔的直径大小,为医务人员对缝线贯穿穿线孔提供了方便,通过使缝线进入两个贯穿槽以及两个夹线轮之间,使两个夹线轮将缝线夹持,避免出现在使用缝针本体时,出现缝线与穿线孔脱落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缝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吸收外科缝线的缝针。
背景技术
外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科目,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去解除病人的病原,从而使病人得到治疗。外科和所有的临床医学一样,需要了解疾病的定义、病因、表现、诊断、分期、治疗、预后,而且外科更重视开刀的适应症、术前的评估与照顾、手术的技巧与方法、术后的照顾、手术的并发症与预后等与外科手术相关的问题。
在外科手术结束后一般都需要使用缝针与缝线的配合来对手术伤口进行缝合,现有技术中缝针的穿线孔一般都较小,在对缝线进行贯穿时,较为麻烦,且缝线在穿过穿线孔后,若操作不当就会出现缝线从穿线孔内脱落,为医务人员造成一定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非吸收外科缝线的缝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吸收外科缝线的缝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端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之间共同设有缝针本体,所述缝针本体左侧末端开设有穿线孔,左侧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用于对穿线孔穿线进行辅助的辅助机构,所述穿线孔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对缝线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开设在固定块前后两端与放置槽之间的通槽,所述通槽为喇叭状,所述通槽的较小端与穿线孔等同大小。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凹槽内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外部设有夹线轮,两个所述夹线轮外壁之间滚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外壁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夹线轮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且与固定杆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固定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伸进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凹槽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贯穿槽,两个所述贯穿槽与两个所述夹线轮的滚动连接处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夹线轮内壁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固定杆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左侧固定块两端通槽的喇叭状设置,间接的增加了穿线孔的直径大小,为医务人员对缝线贯穿穿线孔提供了方便。
2、通过使缝线进入两个贯穿槽以及两个夹线轮之间,使两个夹线轮将缝线夹持,避免出现在使用缝针本体时,出现缝线与穿线孔脱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凹槽内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上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固定块、3通槽、4缝针本体、5放置槽、6穿线孔、7凹槽、8连接杆、9夹线轮、10贯穿槽、11固定杆、12卡槽、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清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清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42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波雷达液位计固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非吸收外科缝线缠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