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50111.6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51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任北;马世刚;严冬冬;计晨晖;王克明;李盛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断路器 操作 机构 | ||
1.一种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1),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板(1)之间的连杆机构和储能机构,连杆机构能够带动储能机构储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储能机构分别连接的两个杠杆(4),以及通过第一轴(61)转动连接在一起的鸟头杆(5)和连杆(6),所述两个杠杆(4)之间通过打击轴(41)相连,所述打击轴(41)用于驱动连杆(6)带动框架断路器合闸,所述杠杆(4)在所述打击轴(41)径向的一侧设有连接结构(7),所述连接结构(7)通过复位弹簧(8)与所述第一轴(6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连接在断路器主轴(11)与所述连杆(6)之间的弯杆(9),所述弯杆(9)和所述连接结构(7)相对设置在所述打击轴(41)轴线的两侧,断路器主轴(11)与断路器触头连接,通过主轴带动断路器合闸和分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7)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杠杆(4)上的两个销钉,所述复位弹簧(8)能够挂在销钉上,所述销钉的一端与对应的杠杆(4)固定连接,销钉远离对应杠杆(4)的一端用于限位复位弹簧(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7)包括分别与两个杠杆(4)一体成型的两个凸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轴向的一端设有限位面(71),在限位面(71)上设有能够插到杠杆(4)内的插入台(72),所述杠杆(4)上设有与插入台(72)配合的插入孔,限位面(71)抵在杠杆(4)上限位,所述销钉上设有环形的限位槽(73),在限位槽(73)远离限位面(71)的一端形成限位台(74),所述复位弹簧(8)设有能够与限位槽(73)限位配合的挂钩部(8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8)包括螺旋部(81),以及分别与螺旋部(81)两端相连的两个挂钩部(82),所述挂钩部(82)的一端与所述螺旋部(81)连接,挂钩部(82)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部(81)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4)通过安装轴(42)转动安装在侧板(1)上,所述连接结构(7)设置在打击轴(41)与安装轴(42)之间,且连接结构(7)位于打击轴(41)轴线与安装轴(42)轴线所在平面的远离所述储能机构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6)和弯杆(9)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两个连杆(6)位于两个杠杆(4)之间,在两个连杆(6)的外侧与两个杠杆(4)之间分别设有所述复位弹簧(8),所述鸟头杆(5)的一端伸到所述两个连杆(6)之间,所述第一轴(61)分别穿过鸟头杆(5)和两个连杆(6),且第一轴(61)的两端分别伸到所述两个连杆(6)的外侧,所述两个复位弹簧(8)远离各自连接结构(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轴(61)的两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弯杆(9)分别设置在所述打击轴(41)远离连接结构(7)的一侧,所述两个连杆(6)分别伸到两个弯杆(9)之间,并通过第二轴(62)与所述两个连杆(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62)和连接结构(7)相对设置在所述打击轴(41)轴线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杆(6)上分别设有避让槽(60),避让槽(60)分别用于避让所述打击轴(41)和连接结构(7),在所述避让槽(6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轴(63)和第四轴(64),所述第四轴(64)位于所述连接结构(7)的下方,第三轴(63)和第四轴(64)分别连接在两个连杆(6)之间,所述打击轴(41)能够推动第四轴(64),通过第四轴(64)驱动连杆(6)带动框架断路器合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501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平衡杆上的悬架减震辅助结构
- 下一篇:头戴结构及头戴式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