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颞颌部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52010.2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11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汪春生;李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陈晓良 |
地址: | 21444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颞颌部 成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颞颌部成像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凹槽,底座的一端对称设置两个支架,支架上通过第一槽体连接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第三槽体连接颞颌部软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可根据不同人头部的大小调节连接臂高度和颞颌部软结构的前后位置,使颞颌部软结构更贴合被测试位置,提高核磁共振射频成像的各项参数,保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颞颌部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颞颌部曲线比较复杂,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在进行核磁共振拍摄的时候,颞颌部的固定点位不同,因此在进行颞颌部成像的时候,为了得到更加清晰明确的核磁共振射频成像,需要使颞颌部软结构和人体颞颌部位更加贴近,以提高成像的各项参数,但普通的成像装置结构比较固定,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因其面部结构位置和大小的不同,适应性较差,导致无法清晰成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颞颌部成像装置,能够针对不同人的颞颌部进行调整,实现清晰成像。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结构是:颞颌部成像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固定在磁共振系统平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架,每个支架上设有一纵向的第一槽体,每个第一槽体上通过第一固定螺杆连接一连接臂,两连接臂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连接臂为L型结构,连接臂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第二槽体连接第一固定螺杆,每个第三槽体内通过第二固定螺杆连接一颞颌部软结构,所述颞颌部软结构内设有成像线路。
所述底座中间部位向下凹陷成凹槽,凹槽用以承托后脑位置。
所述底座上设有软垫。
所述颞颌部软结构外包裹软性封装。
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可根据不同人头部的大小调节连接臂高度和颞颌部软结构的前后位置,使颞颌部软结构更贴合被测试位置,提高核磁共振射频成像的各项参数,保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3所示的颞颌部成像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固定在磁共振系统平台上,底座1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架3,每个支架3上设有一纵向的第一槽体10,每个第一槽体10上通过通过第一固定螺杆8连接一连接臂4,两连接臂4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连接臂4为L型结构,连接臂4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槽体9和第三槽体6,第二槽体9连接第一固定螺杆8,每个第三槽体6内通过第二固定螺杆7连接一颞颌部软结构5,所述颞颌部软结构5内设有成像线路。第一槽体10为连接臂4的升降提供调节空间,第二槽体9为连接臂4的左右调节提供调节空间,第三槽体为颞颌部软结构5的前后调节提供调节空间。
所述底座1中间部位向下凹陷成凹槽2,凹槽2用以承托后脑位置。
所述底座1上设有软垫。
所述颞颌部软结构5外包裹软性封装。
所述底座1内设有信号处理电路、信号放大电路、接口电路、输出电路和连接系统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万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52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用纺织布湿润装置
- 下一篇:男性生殖器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