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健身器材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21553625.7 申请日: 2022-06-21
公开(公告)号: CN218529692U 公开(公告)日: 2023-02-28
发明(设计)人: 蔡婧驰;张军妮;蔡黎明;高九兰;蔡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杨凌邰城实验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63B23/08 分类号: A63B23/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42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预防 治疗 脑血管 疾病 健身 器材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健身器材,包括一个长方形的框架体,所述的框架体中间设有第一横杆,在第一横杆和框架体的后边之间设有第二横杆,所述的第一横杆的两端垂直设置有两根立柱,所述的立柱通过伸缩器与活动架连接,所述的活动架置于第一横杆和框架体的前边之间,并与第一横杆活动连接,在活动架和第二横杆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的活动架上对称的设置有脚套。该健身器材,可以有效的增强人体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其中心血管病主要有: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风心病和高血压等,脑血管病主要有:脑中风、脑痴呆、脑软化、高血压性脑病及脑动脉炎等疾病。常见的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者变硬,管腔变细,影响心脏和脑部的供血;液粘稠,由于过量的饮酒、食入太多的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引起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吸烟,吸烟的患者烟碱可以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组织不能够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引起血管收缩不畅,随时会有阻塞或者破裂的可能。

目前,用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或非药物预防。非药物预防措施有: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肥胖、心理平衡等措施。药物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不仅成本高,而且副作用大。而上述非药物预防措施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及个人喜好有很大关系,有时也很难做到。根据发明人的检索目前还没有一款适合用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大众人群的健身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健身器材,通过使用该健身器材,可以有效的增强人体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而且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适合用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大众人群。

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健身器材,包括一个长方形的框架体,所述的框架体中间设有第一横杆,在第一横杆和框架体的后边之间设有第二横杆,所述的第一横杆的两端垂直设置有两根立柱,所述的立柱通过伸缩器与活动架连接,所述的活动架置于第一横杆和框架体的前边之间,并与第一横杆活动连接,在活动架和第二横杆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的活动架上对称的设置有脚套。

进一步讲,所述的伸缩器包括伸缩杆、伸缩杆套,所述的伸缩杆的一端伸入伸缩杆套内,所述的伸缩杆套上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槽的下边呈若干锯齿形卡槽;所述的伸缩杆伸入伸缩杆套那一端的端部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前端中间设有卡销,后端下部设有下凸爪,在其前端顶部与安装孔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的后端的下凸爪与设置在安装孔左下角的上凸爪相互接触勾连,所述的卡销左右两端延伸至伸缩杆套上的锯齿形卡槽内;在伸缩杆套内与连接板并列的安装有活动卡槽 ,所述的活动卡槽的右上角设有半圆形卡口;所述的伸缩杆伸入伸缩杆套一端的端部对称的设有卡柱,另一端设有横档。

进一步讲,所述的伸缩器的伸缩杆套和伸缩杆分别通过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与活动架和立柱的顶端连接。

进一步讲,所述的活动架呈下框型,其两个自由端分别通过第三铰链与第一横杆连接。

进一步讲,所述的活动架靠近前边的一端左右对称的设置有脚套。

本实用新型一种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健身器材使用方法及有益效果:使用时人体平躺,双脚伸入橡胶带,此时双脚呈勾脚状,10秒后缓慢绷脚,限位器有若干个限位槽,根据自身感觉选择,10秒后稍加大一点绷脚幅度解除限位,因为弹簧拉力双脚又回到勾脚状态。如此反复,通过本治疗仪可以轻松完成踝泵练习,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杨凌邰城实验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杨凌邰城实验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53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