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网片式人工鱼巢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66887.7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22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峰;张洋;冯立辉;李世汨;冯先导;夏新星;黄胜;王龙涛;罗伟;徐扬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75 | 分类号: | A01K61/75;A01K61/73;A01K61/78;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徐贝贝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态 网片式 人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网片式人工鱼巢,包括网片式鱼巢和生态浮岛结构,网片式鱼巢和生态浮岛通过主体框架、固定桩结构实现在水平方向上位置的固定,解决了鱼巢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具备人工鱼巢和生态浮岛两种功能,网片式鱼巢能附着的黏附基质数量较多,可为鱼类提供充足的产卵场所,生态浮岛上种植的水生植物兼具水质净化和美化景观的作用,也解决了阳光照射影响鱼卵孵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网片式人工鱼巢。
背景技术
目前,江河湖库等自然水体中水生植物数量大量减少,产粘性卵的鱼类的产卵场所严重不足,进而使水体中产粘性卵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为补充水体鱼类种群数量,缓解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衰退,开展类型多样的鱼类生境恢复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人工鱼巢作为恢复措施之一,通过在自然水体中人为设置可供鱼类繁殖、仔鱼栖息生长的设施,可恢复水生生物种群结构,为鱼类提供适宜的摄食、繁殖、生长和庇护的空间。人工鱼巢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淡水流域及河口渔业资源及其生境的修复和管理,是保护淡水流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有效途径。传统人工鱼巢通常结构功能单一,抗风浪性弱,且鱼巢顶部通常没有遮挡,在阳光强烈时会对鱼卵孵化造成不利影响,其结构不够合理。
公开号为CN2099064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浮床的链式人工鱼巢装置,包括浮床平台、链式鱼巢和鱼巢基质,链式鱼巢包括绳索和固定锚,绳索的一端连接浮床平台,绳索的另一端连接设置于水底的固定锚,鱼巢基质连接于绳索上,下贯穿浮床平台设置有水生植物,该方案人工鱼巢能设置的数量较少,仅四根绳索上带有鱼巢,且浮床通过绳索固定,稳定性差,鱼卵易被水流冲走。
公开号为CN21583656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稳固性较好的人工鱼巢,包括框体,框体其中一相对的两侧边上固定设有若干等距的木方条,框体另一相对的两侧边上均连接设有漂浮板,两个漂浮板下方均连接设有绳索一,两个绳索一底端之间连接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下方中间螺栓固定有锚固杆,框体上固定木方条的一侧两端和中间均连接设有绳索二,三个绳索二的交汇端连接设有固定缠绕装置,漂浮板两端均铰接设有卡扣装置,该方案的人工鱼巢功能单一,且鱼巢顶部没有遮挡,阳光强烈时影响鱼卵孵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网片式人工鱼巢,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工鱼巢的结构不稳定、不利于鱼卵孵化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网片式人工鱼巢,包括:
生态浮岛,其漂浮设置在水面上,生态浮岛上设置有种植槽,种植槽的底部设置有底孔,底孔向下贯穿生态浮岛,种植槽内设置有水生植物;
主体框架,其设置在生态浮岛的外周且与生态浮岛之间可拆卸连接,主体框架随生态浮岛浮在水面上,主体框架上对称开设有多个沿竖向贯通的固定孔;
固定桩,其竖向设置有多个,每个固定桩的上端向上穿出一个固定孔、下端固定在水中,固定桩与对应的固定孔之间滑动连接;
网片式鱼巢,其包括附着绳,相邻的两个固定桩之间沿竖向间隔连接有多根附着绳,每根附着绳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连接有多个鱼巢基质。
优选的是,所述生态浮岛包括多个种植单元模块,每个种植单元模块上分别设置所述种植槽,相邻的种植单元模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框架与所有相邻的种植单元模块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主体框架为矩形结构,所述网片式鱼巢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相对的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主体框架为正方形结构,所述主体框架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固定孔,每个所述固定孔内对应穿出一个所述固定桩,相邻的所述固定桩的间距为2.5~3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66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电源并联输出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废液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