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皮椎体成型术用辅助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67863.3 | 申请日: | 2022-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20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兵;陆军;曹刚;钱敏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名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8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刘亚波 |
地址: | 215616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鹿南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皮椎体 成型 辅助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皮椎体成型术用辅助器械,属于经皮椎体成型术技术领域,包括活塞筒,活塞筒的上方设置有容器,活塞筒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握环,且握环与活塞筒为一体结构,活塞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手柄,第一手柄与活塞之间通过第一推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经皮椎体成型术用辅助器械没有增设容器,不便定量注射的问题,通过增设容器,竖向放置该装置,以便进料口进料,再将该装置横向水平放置,并打开单向阀,使得容器内的骨水泥在导向块的导向作用下顺利进入活塞筒内,观察窗和刻度线便于观察活塞筒内部骨水泥容量,以便定量注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经皮椎体成型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皮椎体成型术用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指经皮穿刺,通过椎弓根途径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恢复椎体的部分高度,该微创手术需要利用辅助器械进行操作,装将骨水泥注射至病损椎体内部。现有经皮椎体成型术用辅助器械没有增设容器,不便定量注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皮椎体成型术用辅助器械,通过增设容器,竖向放置该装置,以便进料口进料,再将该装置横向水平放置,并打开单向阀,使得容器内的骨水泥在导向块的导向作用下顺利进入活塞筒内,观察窗和刻度线便于观察活塞筒内部骨水泥容量,以便定量注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经皮椎体成型术用辅助器械,其特点是包括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上方设置有容器,所述活塞筒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握环,且握环与活塞筒为一体结构,所述活塞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与活塞之间通过第一推杆固定连接,且第一推杆设置有两个,所述活塞筒的另一侧设置有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容器与活塞筒之间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容器的内壁靠近出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块。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外壁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且O型密封圈设置有两个,所述活塞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块,且密封块内部设有十字镂空,所述通孔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注射口,且两个注射口分别位于活塞筒的前端和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筒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容器,容器用于盛放骨水泥,当在容器内加入骨水泥时,将本实用新型竖向放置,加完将进料口密封,然后再将本实用新型横向水平放置,并打开单向阀,使得容器内的骨水泥在导向块的导向作用下顺利进入活塞筒内,观察窗和刻度线便于观察活塞筒内部骨水泥容量,以便把握定量注射。
2、通过握住握环,利用第一手柄通过第一推杆将活塞朝套管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容器内的骨水泥顺利进入套管内,再通过第二手柄带动第二推杆依次插进第一手柄、活塞筒和活塞进入套管,将套管内的骨水泥推至椎体空腔内,两个注射口能够提高注射的效率,且使骨水泥能够被均匀填充,提高手术效果。
3、O型密封圈提高了活塞的密封性,通孔便于第二推杆的插入,密封块保证了通孔的密封性,其中密封块内部设有十字镂空便于第二推杆的插入和拔出,保证套管内部的骨水泥能够从注射口推向压缩椎体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名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名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67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