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减小回差的转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79565.6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2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欢;杨金平;王学强;经贵如;李建辉;李源;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F16C1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转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减小回差的转动机构,包括:底座,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安装臂;第一转向体,设于两个安装臂之间,且第一转向体纵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臂转动连接;第二转向体,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向体横向的两端;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转向体相对安装臂旋转;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转向体相对第一转向体旋转;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和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驱动器、丝杠和螺母件,丝杠的一端与驱动器的输出轴固连、另一端与螺母件螺纹连接;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底座和第一转向体;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转向体和第二转向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小回差的转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航天器近年来的大力发展,为满足通过激光、天线等载荷实现捕获、跟踪、运动控制、角度测量等功能,需要一种可转动机构配合其完成上述功能,因而指向机构应用而生。
但是,现有的转动装置转动精度不高,且回差大,无法满足高精度、大角度的转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小回差的转动机构,包括:
底座,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安装臂;
第一转向体,设于两个所述安装臂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向体纵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臂转动连接;
第二转向体,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臂,两个所述连接臂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向体横向的两端;
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向体相对所述安装臂旋转;
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向体相对所述第一转向体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驱动器、丝杠和螺母件,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轴固连、另一端与所述螺母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的所述驱动器和所述螺母件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转向体铰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的所述驱动器和所述螺母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体和所述第二转向体铰接;
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转向体;
第二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转向体和所述第二转向体。
较佳的,还包括两个角度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转向体与所述安装臂连接的转轴上和所述第二转向体与所述第一转向体连接的转轴上。
较佳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较佳的,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的所述驱动器和所述螺母件分别通过第一铰接件组件、第二铰接组件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转向体铰接;
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的所述驱动器和所述螺母件分别通过第三铰接组件、第四铰接组件与所述第一转向体、所述第二转向体铰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铰接件组件、所述第二铰接组件和所述第三铰接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架和第一转动轴,所述支架设有两个凸耳,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凸耳,所述第一转动轴连接所述驱动器的外壳或者所述螺母件的外壁;
所述第一铰接件组件的所述支架固连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铰接件组件的所述支架固连于所述第一转向体、所述第三铰接件组件的所述支架固连于所述第二转向体。
较佳的,所述第四铰接组件为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臂,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的所述螺母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固连。
较佳的,所述第一转向体为方形框架结构。
较佳的,所述角度传感器为旋转变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79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弯壁板式圆端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拱肋
- 下一篇:衣帽架总成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