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湿帘蒸发式冷凝的省电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85364.7 | 申请日: | 2022-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0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廖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澳鑫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73 | 分类号: | F24F1/0073;F24F1/0083;F24F8/108;F24F8/90;F24F13/28;F24F13/20;F24F13/22;F24F13/32;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张泽锋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城大道4***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蒸发 冷凝 空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湿帘蒸发式冷凝的省电空调,包括湿帘蒸发空调本体,湿帘蒸发空调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出风口,湿帘蒸发空调本体的正面开设有正出风口,湿帘蒸发空调本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位于两个侧出风口一侧和正出风口一侧的湿帘,湿帘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除尘架,湿帘蒸发空调本体内壁的中部固定设置有隔板,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湿帘蒸发式冷凝的省电空调,通过在空调内侧设置有湿帘,在水泵和负压风机共同作用下,实现水的蒸发吸热,达到降温空气的目的,不需要使用压缩机和制冷剂降温,降低了耗电量和对臭氧层的影响;设置有除尘架,除尘架内滤网能有效对外界的灰尘进行过滤阻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湿帘蒸发式冷凝的省电空调。
背景技术
柜式空调是分体式空调的一种,柜式空调具有功率大、风力强的特点,相对壁挂式空调来说体积大,重量重,现有的柜式空调组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空调一般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氟利昂对大气中的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同时空调内部容易积聚灰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湿帘蒸发式冷凝的省电空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空调一般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氟利昂对大气中的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湿帘蒸发式冷凝的省电空调,包括湿帘蒸发空调本体,所述湿帘蒸发空调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侧出风口,所述湿帘蒸发空调本体的正面开设有正出风口,所述湿帘蒸发空调本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位于两个侧出风口一侧和正出风口一侧的湿帘,所述湿帘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除尘架,所述湿帘蒸发空调本体内壁的中部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湿帘蒸发空调本体内壁固定设置有位于隔板上方的放置架,所述湿帘蒸发空调本体内部固定设置有位于隔板下方的控制柜,所述湿帘蒸发空调本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加固连接条。
优选的,所述除尘架顶端的中部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穿插连接有滤架,所述滤架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滤网,所述滤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除尘架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通过插块和插槽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除尘架内固定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滤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条,通过限位槽提高了放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除尘架内设有位于横杆下方的集污盒,所述集污盒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除尘架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T形槽,两个所述T形槽分别与两个T形块穿插连接,通过T形槽与T形块配合方便对集污盒进行安装拆卸。
优选的,所述集污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把手方便将集尘盒抽出。
优选的,所述除尘架顶部开设有与插口相连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硅胶刮板,通过硅胶刮板将滤网上的灰尘刮下。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顶部穿过除尘架固定连接有固定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空调内侧设置有湿帘,在水泵和负压风机共同作用下,实现水的蒸发吸热,达到降温空气的目的,不需要使用压缩机和制冷剂降温,降低了耗电量和对臭氧层的影响;同时在湿帘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除尘架,除尘架内部的滤网能有效对外界的灰尘进行过滤阻挡,同时设置有硅胶刮板可对滤网上的灰尘进行刮除至集污盒内,方便集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架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架局部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架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澳鑫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澳鑫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85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