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助眠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21587809.5 申请日: 2022-06-23
公开(公告)号: CN218944100U 公开(公告)日: 2023-05-02
发明(设计)人: 马宁;谢恬;郝超;谭力维;刘育宣;陈跃凡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A61M21/02 分类号: A61M21/02;A61M21/00;A47G9/10;A61B5/0205;A61B5/00
代理公司: 广州保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13 代理人: 陈领
地址: 510631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功能 助眠枕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睡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功能助眠枕,包括助眠枕本体,所述助眠枕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智能监测模块,所述助眠枕本体正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助眠灯组,所述助眠枕本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语音模块,所述助眠枕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助眠枕本体的右侧设置有触控屏,所述助眠枕本体的内部相对应配置有中央控制模块和USB充电单元,将传统疗法、高新技术与生活用品(床具)相结合,产品便于携带,实用性高,助眠装置的枕体设置符合人体工学,填充材料具有舒适透气、易于清洁等特点,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睡眠体验,枕芯内层的中药配方具有治疗失眠、清心降压的功能,持续使用可有效改善用户的睡眠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睡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助眠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对自身生命健康问题的注重,使得人们对自己的睡眠状况尤为关注。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升自身免疫力、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等。然而目前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睡眠质量的优劣,以及不懂得如何提高睡眠质量。现有助眠设备往往基于传感技术监测睡眠,并通过声音或灯光干预的方式调节用户的生理状态,力求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然而,现有助眠设备干预手段较为单一,侧卧时对头部遮挡光线对助眠效果的影响,并未结合用户的心理状态和睡眠情况进行个性化干预。现有产品通常只根据用户设定的时间而非实际睡眠状态进行唤醒服务。已发现从不同睡眠阶段醒来产生的睡眠惰性不同:深度睡眠是人体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关键阶段,中断深度睡眠往往伴随较大的睡眠惰性,导致个体出现肌体乏力、头脑昏沉等不适反应;而从浅睡阶段恢复清醒带来的睡眠惰性较小,更有利于个体的睡眠健康。因此,选择合适的唤醒时间为保证用户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提供了良好基础。此外,决明子、苦荞皮、沉香、野菊等中草药具有放松神经、安神降压等保健功效,采用合适中药配方也可辅助治疗失眠,且具有效果持续性高、副作用小等优势,而现有高科技助眠设备往往忽视对传统疗法的运用,这也使其助眠效果受到限制,因此对于现有睡眠辅助设备的改进,设置一种新型多功能助眠枕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睡眠辅助设备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助眠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助眠枕,包括助眠枕本体,所述助眠枕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智能监测模块,所述助眠枕本体正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助眠灯组,所述助眠灯组采用LED背光源设置,且所述助眠灯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LED灯珠、灯板和透光板,其发光方向朝上,所述助眠灯组的灯光设置有夜灯、助眠和唤醒三种模式;所述助眠枕本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语音模块,所述助眠枕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助眠枕本体的右侧设置有触控屏,所述助眠枕本体的内部相对应配置有中央控制模块和USB充电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助眠灯组的发光方向朝上,可有效避免侧卧时头部遮挡光线对助眠效果的影响,使用时,灯组可在中央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变换亮度和颜色,分为夜灯、助眠和唤醒三种模式。其中,夜灯模式为低亮度的黄光,用于夜间照明并减少强光刺激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在助眠模式下,灯组发出590-750nm、能促进褪黑素自然分泌的纳米橙红光,所述中央控制模块控制灯组根据所述智能监测模块监测的用户入睡前呼吸速率在1-15lux间变化亮度,亮度变化节奏与呼吸节律一致,前半周期对应呼气状态,亮度渐减,后半周期对应吸气状态,亮度渐增,从而引导用户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周期性加快入睡速度。在助眠模式下,云端数据库判断用户进入睡眠后,无线反馈至中央控制模块,自动关闭助眠灯组;在夜间监测到用户起身离枕时,助眠灯组自动开启夜灯模式,方便其起夜活动,在晨间监测到用户处于浅睡阶段时,自动开启唤醒模式,发出480nm的促觉醒蓝光,配合唤醒音乐由暗渐变至自然光强度(300lux),辅助唤醒用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878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