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弹性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89799.9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79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于萌蕾;曹亿;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 |
代理公司: | 池州市卓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1 | 代理人: | 郑叶 |
地址: | 51012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弹性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弹性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端带、尾端带、中间过渡带、窗口带;所述中间过渡带和窗口带头尾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圆柱体和圆形卡接器,所述头端带尾端固定设有圆柱体,尾端带头端固定设有圆形卡接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段的弹性带拼接形式,包括头端带、尾端带、中间过渡带、窗口带,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用头端带、尾端带为两端头带自由组合,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部位和使用场景,方便在急诊急救过程中快速使用固定带,不在需要四处寻找合适的固定带或是现在制造合适的固定带,极大的节约了固定带的准备时间,避免错过患者最佳抢救时间;同时该装置的所有带体均是弹性带,固定更稳定,且能适应不同粗细的换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弹性固定带。
背景技术
急诊处置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需要在最短时间内给予专业、科学的救治。固定带是创伤急救中的常用工具,但是针对患者受伤部位的不同,个体差异以及使用类别的不同,经常需要准备多种规格固定带,或是采用绷带临时裁断为适合的长度运用于固定;但是不管是专用的多种布带还是普通绷带在使用时相对比较麻烦,具体表现在普通绷带需要截取合适段来使用,专用布带需要翻找合适匹配的来使用,增加了操作步骤,耽误了需要争分夺秒的急救救治时间;同时不管是专用布带还是普通布带都存在尺寸调节不便,适应性不强的特点,制约着临床使用、影响着急救救治质量。
因此,急诊科中需要一种变换形态,适应于不同使用场景,且方便快速使用的固定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急诊科用弹性固定带,采用多段快捷的拼装的弹性带形式,变换不同长短、不同状态,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急诊科用弹性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端带、尾端带、中间过渡带、窗口带;
所述中间过渡带和窗口带头尾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圆柱体和圆形卡接器,所述头端带尾端固定设有圆柱体,尾端带头端固定设有圆形卡接器;
所述圆柱体卡接到圆形卡接器中,自由组合连接头端带、尾端带、中间过渡带、窗口带,所述窗口带中间是有圆形孔,所述头端带、尾端带、中间过渡带、窗口带均为弹性带,且头端带、尾端带的表面设有魔术贴;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过渡带设有两条,通过圆柱体和圆形卡接器的卡接配合卡接于窗口带的两端,所述头端带、尾端带分别卡接在两端的中间过渡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卡接器包括柔性的弧型套,以及固定在弧型套内腔的弧型卡扣;所述圆柱体为橡胶棒;
进一步的,所述弧型卡扣长度小于弧型套长度,且间隔排列布置在弧型套内;
进一步的,所述窗口带中间的圆孔边缘处固定设置有弹性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段的弹性带拼接形式,包括头端带、尾端带、中间过渡带、窗口带,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用头端带、尾端带为两端头带自由组合,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部位和使用场景,方便在急诊急救过程中快速使用固定带,不在需要四处寻找合适的固定带或是现在制造合适的固定带,极大的节约了固定带的准备时间,避免错过患者最佳抢救时间;同时该装置的所有带体均是弹性带,不用固定更稳定,且能适应不同粗细的换部;
2、该装置配有窗口带,方便在实际使用中观察伤口情况,便于诊疗及其伤口清洁护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89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底泥生态净化修复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公共安全应急保障管理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