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负压饮水泵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97928.9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0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田世建;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双合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E03B11/16;E03B11/06;C02F9/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朱江岭 |
地址: | 2642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负压 饮水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下水提升输送技术领域的双负压饮水泵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井罐和第一电磁阀,第一井罐的顶部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一井罐的一侧设有第一液位计,第一井罐的一侧设有引水管,引水管的一端设有弯管,第一井罐的一侧设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的一侧设有止回阀,止回阀的一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手动阀,手动阀的一端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设有过滤箱,通过井罐的内部设有像个弯头,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减小罐体的高度,罐体制作成本降低,两个井罐和水泵交叉自动补水,无需井罐始终处于负压状态而影响机组正常工作,初次启用,日后无需人工补水,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提升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负压饮水泵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罐,其系一罐体及一罐盖,罐盖内具有吸气装置及气室,该吸气装置含有柱塞,气室内具数止逆阀;该气室设于罐盖内,罐盖上方凹陷一容纳空间,内可置入杆体,杆体末端枢接于柱塞末端,杆体之预定处枢接于罐盖之容纳空间内,该气室具有数进气孔及阀孔,其内各设置止逆阀,气室内置入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供柱塞顶压;据此,以旋动杆体,驱使柱塞于气室内往复移动,将罐体内气体由进气孔进入气室,由阀孔排出,并藉由弹性元件回复柱塞原状,达到以杠杆省力操作,又具效率地抽出空气。
现有的真空罐负压引水,大多存在罐体一旦密封不严,液面自然就会下降,下次水泵启动会因为负压而无法正常引水,进而影响设备正常工作,且大多引水管内部结构复杂,无形中增加了罐体的高度,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不具备过滤功能,降低了水质,为此我们提出双负压饮水泵组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负压饮水泵组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真空罐负压引水,大多存在罐体一旦密封不严,液面自然就会下降,下次水泵启动会因为负压而无法正常引水,进而影响设备正常工作,且大多引水管内部结构复杂,无形中增加了罐体的高度,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不具备过滤功能,降低了水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负压饮水泵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井罐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井罐的顶部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井罐的一侧设有第一液位计,所述第一井罐的一侧设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的一端设有弯管,所述第一井罐的一侧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一侧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一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手动阀,所述手动阀的一端设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设有过滤箱。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设有第二水泵。
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设有第二井罐,所述第二井罐的顶部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第二井罐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井罐的一侧设有第二液位计,所述第二液位计和第二井罐通过螺丝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井罐的顶部设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一端设有连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和过滤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还设有活性炭层,所述第一井罐的顶部设有自动放气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井罐的内部设有像个弯头,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减小罐体的高度,罐体制作成本降低,两个井罐和水泵交叉自动补水,无需井罐始终处于负压状态而影响机组正常工作,初次启用,日后无需人工补水,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2、通过过滤箱,实现了对水的过滤,当水进入过滤箱的内部时,过滤网可将水中的杂质去除,活性炭层可对水中的异味进行吸附,有效的提高了水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双合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双合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97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