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99168.5 | 申请日: | 202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8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骆灵喜;王磊;蔡小滨;李建;毛克威;王胜凡;胡钰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播绿者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顺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31 | 代理人: | 欧阳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养 硝化 深度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硝化池和自养反硝化池,所述硝化池内设有硝化填充层,所述硝化填充层能够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硝酸盐氮,所述硝化池上设有硝化进水口和硝化出水口,所述硝化进水口和硝化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硝化填充层的两侧,所述自养反硝化池上设有反硝化进水口,所述硝化出水口与所述反硝化进水口相连。本申请能够将待处理污水中的氨氮转换成硝酸盐氮,解决了自养反硝化技术对氨氮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满足深度脱氮的污水处理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目前,污水中对于总氮的处理技术依然以传统活性污泥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工艺上的不足也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逐渐显现出来,传统活性污泥法对总氮难以实现深度去除。从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临界值可知,水体中含氮量高于0.2~0.3mg/L,就有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我国水质净化厂的总氮标准大多为15mg/L,其排放浓度远远高于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
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水质净化厂尾水亟待深度处理,特别是对其中总氮的深度处理。北京市已经于2015年12月31日起执行新标准,新标准要求北京现有污水处理厂总氮标准提高至8mg/L以下。因此,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已成为必然趋势,亟待开发经济、可行的总氮深度处理新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也出现了一些全新的脱氮工艺,为废水脱氮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自养微生物反硝化法就是其中之一;自养微生物反硝化法因不需要外加碳源、运行成本低、污泥产生量小、微生物培养驯化简单等特点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自养反硝化技术对于以硝酸盐氮为主的污水具有很好的脱氮效果,而对于以氨氮为主的污水脱氮效果不佳,从而影响自养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的深度脱氮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自养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无法对污水进行深度脱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硝化池和自养反硝化池,所述硝化池内设有硝化填充层,所述硝化填充层能够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硝酸盐氮,所述硝化池上设有硝化进水口和硝化出水口,所述硝化进水口和硝化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硝化填充层的两侧,所述自养反硝化池上设有反硝化进水口,所述硝化出水口与所述反硝化进水口相连。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硝化池上设有硝化进水口和硝化进气口,所述硝化进水口上连接有硝化进水管,所述硝化进气口上连接有硝化进气管,所述硝化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硝化进气管上设有第一气泵。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硝化进水口和硝化进气口分别位于所述硝化填充层的下方,所述硝化池内设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设置在所述硝化进水口和硝化填充层之间,所述第一滤板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一滤头。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硝化池内设有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硝化进水口和硝化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一分流管上等距离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硝化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水阀,所述第一水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硝化进水口之间,所述硝化进气管上设有第一气阀,所述第一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泵与所述硝化进气口之间。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养反硝化池内设有反硝化结构,所述自养反硝化池上设有反硝化出水口,所述反硝化结构设置在所述反硝化进水口与反硝化出水口之间;所述反硝化结构包括除氧填充层和脱氮填充层,所述除氧填充层设置在所述反硝化进水口和脱氮填充层之间,所述除氧填充层和脱氮填充层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阵列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养反硝化池内设有除臭填充层,所述除臭填充层设置在所述脱氮填充层与所述反硝化出水口之间。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硝化进水口上连接有反硝化进水管,所述反硝化进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和第二水阀,所述第二水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反硝化进水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播绿者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播绿者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99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用绿植墙组件
- 下一篇:一种重卡换电机器人横移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