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田间残留牧草捡拾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99400.5 | 申请日: | 202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22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李叶萌;李拥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盛昌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89/00 | 分类号: | A01D89/00 |
代理公司: | 兰州塞维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8 | 代理人: | 刘树涛 |
地址: | 734508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间 残留 牧草 捡拾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田间残留牧草捡拾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集料装置和收集斗;其中,机架前端设有牵引架、两侧设有限深轮;集料装置包括设在机架下侧的牧草收集耙、设在机架上并与牧草收集耙配合的抛洒投料轮、设在机架上并与抛洒投料轮连接的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且置于牧草收集耙上方的挡料板;所述牧草收集耙上设有切割板18;收集斗设在机架上且位于牧草收集耙后方。本实用新型能够针对田间残留或未能有效收割的牧草进行收集,减少了牧草浪费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牧草收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田间残留牧草捡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燕麦牧草收割后通常会在地里晾晒3~4天进行脱水,这样可降低后续处理成本;对牧草进行收集裹包时会有部分牧草遗失地里,造成牧草浪费;同时进行机械收割时也存在漏采和倒伏情况,同样造成牧草浪费问题,降低了牧草的采收量;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独立使用的田间残留牧草捡拾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田间残留牧草捡拾收集装置;该装置能够针对田间残留或未能有效收割的牧草进行收集,减少了牧草浪费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田间残留牧草捡拾收集装置,包括:
机架,其前端设有牵引架、两侧设有限深轮;
集料装置,其包括设在机架下侧的牧草收集耙、设在机架上并与牧草收集耙配合的抛洒投料轮、设在机架上并与抛洒投料轮连接的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且置于牧草收集耙上方的挡料板;所述牧草收集耙上设有切割板;
收集斗,其设在机架上且位于牧草收集耙后方。
进一步,所述牧草收集耙包括设在机架上的连接板条、沿连接板条长度方向布设等间隔布设多个的板状耙齿;所述板状耙齿板面方向的投影呈月牙型,所述切割板设在相邻板状耙齿之间且位于临近端部处。
进一步,所述切割板整体呈V型,且槽口处开设刀刃。
进一步,所述抛洒投料轮包括设在机架上的支撑座、铰接在支撑座上的轴筒、周向阵列在轴筒圆周面上的三角形拨料板;所述三角形拨料板穿插在板状耙齿之间。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支撑座一侧并与轴筒连接液压马达。
进一步,所述机架为框架结构,整体呈平面格构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利用牧草收集耙形状结构特点聚集牧草并举升一定高度,然后通过旋转的抛洒投料轮将牧草承接并抛洒至收集斗内,实现田地里遗留牧草的收集;对于漏割、倒伏的牧草,可利用切割板的状结构特点实现有效切割,进而实现收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易于制造,可有效减少牧草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收集斗;3-牵引架;4-限深轮;5-套筒;6-调节杆;7-顶丝;8-车轮;9-牧草收集耙;10-抛洒投料轮;11-挡料板;12-连接板条;13-板状耙齿;14-支撑座;15-轴筒;16-三角形拨料板;17-液压马达;18-切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田间残留牧草捡拾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机架1、集料装置和收集斗2;其中,机架1提供基础支撑和固定作用;集料装置用于地面残留牧草的收集,同时对于倒伏和漏的牧草能够实现切割收集作用;收集斗2用于牧草收集过程中的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盛昌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盛昌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99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