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隧道窑上的排烟系统及隧道窑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23147.2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1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廖伟锋;潘建环;何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科达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B9/00;F27B9/3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汪庭飞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隧道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隧道窑上的排烟系统,其设置在隧道窑的窑体上,包括搅拌风单元和排风单元,搅拌风单元设置在窑体上且搅拌风单元的出气口设在窑体的顶部,另外,排风单元设置在窑体上且所述排风单元的抽气口靠近所述窑体的底部设置,并通过抽气口将窑体底部的烟气抽离,由于搅拌风单元向窑体内喷射高压气流,从而能够带动窑体顶部的烟气往下流动,而且排风单元抽气使窑体底部产生局部负压,也利于烟气往窑体底部流动,从而提高排烟除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窑附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隧道窑上的排烟系统及隧道窑。
背景技术
碳酸锂在隧道窑中焙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若不排出会影响碳酸锂的焙烧质量和焙烧效率。
在现有的设计中,现有的排烟系统为通过抽风机将窑体内的烟尘气体抽出,再通过活性炭吸附达到排烟除尘的目的,由于排烟系统的抽风口设置位置较为单一,如设置在窑体的侧壁上侧或下侧,使排烟系统仅仅能够对窑体的上部或下部进行排烟,还有若在窑体的侧壁上侧和下侧同时设置抽风口,会导致窑体内的温度过低,而影响焙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在隧道窑上的排烟系统及隧道窑,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应用在隧道窑上的排烟系统,其设置在隧道窑的窑体上,包括:
搅拌风单元,所述搅拌风单元设置在窑体上且所述搅拌风单元的出气口靠近所述窑体的顶部设置,且所述搅拌风单元用于通过出风口向窑体内喷射高压气流;
排风单元,所述排风单元设置在窑体上且所述排风单元的抽气口靠近所述窑体的底部设置,所述排风单元用于通过抽气口将窑体底部的烟气抽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在隧道窑上的排烟系统,其设置在隧道窑的窑体上,包括搅拌风单元和排风单元,搅拌风单元设置在窑体上且搅拌风单元的出气口设在窑体的顶部,另外,排风单元设置在窑体上且所述排风单元的抽气口靠近所述窑体的底部设置,并通过抽气口将窑体底部的烟气抽离,由于搅拌风单元向窑体内喷射高压气流,从而能够带动窑体顶部的烟气往下流动,而且排风单元抽气使窑体底部产生局部负压,也利于烟气往窑体底部流动,从而提高排烟除尘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风单元包括:
搅拌风机;
第一主管,所述第一主管连接搅拌风机的送风口;
至少一个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一主管连通;
所述搅拌风机抽环境风进入第一主管并由第一主管向第一支管输送,通过第一支管形成高压气流向窑体内喷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管的出口端连接设置有风罩。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系统包括:
余热回收单元,所述余热回收单元包括余热回收管道,所述余热回收管道连通第一主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单元包括:
排风风机;
第二主管,所述第二主管连接排风风机的送风口;
至少一个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与第二主管连通;
所述排风风机将窑体内的空气抽离并通过第二支管汇入到第二主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方案,还提供一种隧道窑,包括如上述的排烟系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科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科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23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快速拼接垂直绿化墙
- 下一篇:一种带净化功能的隧道出入口绿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