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胆压合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53800.X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4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厉承杰;薛敬敬;薛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徐艳艳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胆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胆压合工具。该内胆压合工具包括底座、预压轮组及压合轮组;预压轮组包括两个第一芯轴以及套设于每一第一芯轴外部并绕其转动的第一滚轮,两个第一芯轴垂直凸设于底座的底面并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滚轮之间具有预压间隙;压合轮组包括两个第二芯轴以及套设于每一第二芯轴外部并绕其转动的第二滚轮,两个第二芯轴垂直凸设于底座的底面并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滚轮之间具有压合间隙,压合间隙小于预压间隙。本实用新型的内胆压合工具,体积小、操作简便,实现了内胆V形槽的多级压合作业,确保压合效果紧密,因而解决了现有压合工装占地面积大、局部压合效果不紧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胆压合工具。
背景技术
在制冷设备生产行业中,常见的内胆拼接方式为:底内胆边缘结构设计为V形槽,侧边及顶底内胆放入V形槽内后,压合V形槽使其卡住侧边及顶底内胆,进而完成内胆的拼接。
参考图1所示,现有内胆压合方式为:首先,将底内胆1平放到压合工装3的工作台上,使V形槽11卡放于压合工装3上的压合槽内,压合槽由工作台和转动连接于工作台侧边的压块31形成;其次,将侧边2及顶底内胆插入到底内胆1的V形槽11内;然后,按压压合工装3上的各处压杆32以带动各压块31朝工作台转动,通过压块31传力使V形槽11压合卡住侧边2及顶底内胆。
然而,现有内胆压合方式存在压合工装3占地面积大,压合时V形槽11受力面较长,受力难以均匀导致局部压合效果不紧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胆压合工具,用以解决现有压合工装占地面积大、局部压合效果不紧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内胆压合工具,用于压合V形槽以进行内胆压合作业,该内胆压合工具包括:
底座;
预压轮组,安装于底座的底面前端,预压轮组包括两个第一芯轴以及套设于每一第一芯轴外部并绕其转动的第一滚轮;两个第一芯轴垂直凸设于底座的底面,并相对于底座前后方向上的中线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滚轮之间具有预压间隙;
压合轮组,安装于底座的底面后端,压合轮组包括两个第二芯轴以及套设于每一第二芯轴外部并绕其转动的第二滚轮;两个第二芯轴垂直凸设于底座的底面,并相对于底座前后方向上的中线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滚轮之间具有压合间隙,压合间隙小于预压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压轮组和压合轮组的设置,使V形槽于两个第一滚轮之间进行初步压合、于两个第二滚轮之间进行再次压合,实现了内胆V形槽的多级压合作业,确保压合效果紧密,且该内胆压合工具体积小、操作简便,因而解决了现有压合工装占地面积大、局部压合效果不紧密的问题。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轮面宽度均不小于待压合的V形槽的压合高度。该技术方案确保整个V形槽所受到的压合力均匀一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滚轮与第一芯轴之间设有第一轴承,第二滚轮与第二芯轴之间设有第二轴承。该技术方案确保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顺畅转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的顶面上安装有用于移动底座的手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手柄包括手持部和连接部,连接部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面连接,连接部的顶部与手持部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底座的后端设有标识部,用于示意内胆压合工具的作业方向。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胆压合工具,体积小、操作简便,实现了内胆V形槽压合的多级作业,确保压合效果紧密,因而解决了现有压合工装占地面积大、局部压合效果不紧密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53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勺子
- 下一篇:一种适用热解气的脱焦U型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