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板、电芯模组以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65612.9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9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何强;郭亚新;杜海亮;张建彪;仇惠惠;杨红新;徐培东;邓冲;刘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19 | 分类号: | H01M50/519;H01M50/569;H01M50/503;H01M50/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杨欣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模组 以及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电芯模组以及电池包,电路板包括:板体、采集部和插接部,采集部与插接部电连接,插接部通过连接线与多个电芯电连接,插接部包括沿电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接组件和第二插接组件;其中,第一插接组件的多个引脚沿多个电芯的排布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插接组件的多个引脚分别与多个电芯的靠近第一插接组件的一端通过连接线一一对应地连接;和/或,第二插接组件的多个引脚沿多个电芯的排布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插接组件的多个引脚分别与多个电芯的靠近第二插接组件的一端通过连接线一一对应地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与电路板连接的连接线的排布交错复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路板、电芯模组以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路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上方为某系列电芯,按照采集芯片的特性分为V0-Vn和Vn-V2n,下方为电芯采集板。如图中两个AFE呈左右分布,每个AFE(AFE是指电池采样芯片)有N个采集通道,每个采集通道对应同侧接插件的某个引脚,接插件的定义顺序与AFE的通道顺序相同,接插件的对应引脚与对应的电芯通道连接。中间黑色线条为电池包线束,作用为连接电芯和对饮的AEF采集通道实现电芯数据的采集。由图中可知,右边第一个AFE模块对应的电芯为V0-Vn,左边第二个AFE模块对应的电芯为Vn-V2n。
然而,由于电芯的极性是相邻之间为相反的,为了满足采集要求,线束只能左右来回交叉从而实现采集功能。造成了线束结构复杂、长度长、重量大、占用空间多、成本高、能量密度低等不利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电芯模组以及电池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与电路板连接的连接线的排布交错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包括:板体、采集部和插接部,采集部和插接部均安装在板体上,采集部与插接部电连接,插接部通过连接线与多个电芯电连接,插接部包括沿电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接组件和第二插接组件;
其中,第一插接组件的多个引脚沿多个电芯的排布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插接组件的多个引脚分别与多个电芯的靠近第一插接组件的一端通过连接线一一对应地连接;和/或,
第二插接组件的多个引脚沿多个电芯的排布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插接组件的多个引脚分别与多个电芯的靠近第二插接组件的一端通过连接线一一对应地连接。
进一步地,沿远离多个电芯的排布方向第一插接组件的多个引脚的插接序号逐渐增加,沿远离板体的方向多个电芯的靠近第一插接组件的一端的连接序号逐渐增加,第一插接组件多个引脚分别通过连接线与具有相同的连接序号的多个电芯的靠近第一插接组件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沿远离多个电芯的排布方向第二插接组件的多个引脚的插接序号逐渐增加,沿远离板体的方向多个电芯的靠近第二插接组件的一端的连接序号逐渐增加,第二插接组件的多个引脚分别通过连接线与具有相同的连接序号的多个电芯的靠近第二插接组件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采集部设置在第一插接组件和第二插接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采集部包括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第一采集单元设置在第二采集单元靠近第一插接组件的一侧;第一采集单元用于与多个电芯中的一部分电芯连接,第二采集单元与多个电芯中的另一部分电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采集单元具有多个沿第一插接组件的排布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采集通道,多个第一采集通道的部分第一采集通道与第一插接组件连接,多个第一采集通道的另一部分第一采集通道与第二插接组件连接;和/或,第二采集单元具有多个沿第一插接组件的排布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采集通道,第二采集通道的部分第一采集通道与第一插接组件连接,多个第二采集通道的另一部分第二采集通道与第二插接组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65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轮夹持装置及车轮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汽车橡胶弹簧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