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材自动切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72662.X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33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文;张智;宋会青;张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佰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6 | 分类号: | B26D7/06;B26D1/12;B23D21/00;B23D3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史传英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自动 切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自动切断装置,包括管材限位机构和切割机,管材限位机构包括限位辊、位于限位辊上方的下料斗以及成品收纳箱,限位辊开设有沿其轴向方向的限位槽以及垂直于限位槽的切割槽,切割机包括伸入所述切割槽的切割刀,切割机与限位辊之间还设置有压管板,压管板与限位辊之间形成管材切割区,限位辊转动以带动位于限位槽内的待切管材逐个进入管材切割区。通过使用管材限位机构,对管材进行批量切断且切断完成的管材直接落入成品收纳箱中,切断时无需对管材进行单独的夹持和拆卸作业,提高了对管材的切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切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自动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工厂在产品生产时,需要对短管进行切断。在对管材进行切断时需要使用夹持件将短管固定,然后使用切割机对管材进行切割。
当批量对管材进行切割时,需要重复性对管材进行夹持固定以及对夹持件上切断完成的管材进行拆卸,非常不方便,导致对管材切断的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材自动切断装置,可以直接将待切管材批量放入下料斗中,随着限位辊的转动逐个对待切管材进行切断,无需手动对管材进行夹持及拆卸操作,方便快捷。通过使用管材限位机构,对管材进行批量切断且切断完成的管材直接落入成品收纳箱中,切断时无需对管材进行单独的夹持和拆卸作业,提高了对管材的切断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管材自动切断装置,包括管材限位机构和切割机,管材限位机构包括限位辊、位于限位辊上方的下料斗以及成品收纳箱。限位辊开设有沿其轴向方向的限位槽以及垂直于限位槽的切割槽,限位槽能够容纳待切管材。切割机包括伸入所述切割槽的切割刀,切割机与限位辊之间还设置有压管板,压管板能够防止管材移出下料斗后直接脱离限位辊落至外界。压管板与限位辊之间形成管材切割区,以对管材进行切割。限位辊转动以带动位于限位槽内的待切管材逐个进入管材切割区,进而对限位槽内的管材进行逐个切断。
进一步地,限位辊的一侧设置有驱动限位辊转动的转动把手,另一侧安装有棘轮机构,棘轮机构限制限位辊沿与上述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转动把手来对限位辊转动提供动力支持,棘轮机构能够防止管材受到切割力时限位辊反向转动阻碍对管材的切断。
进一步地,限位槽沿限位辊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待切管材的外径和限位槽的内径的比值范围为1:1到1:1.2,保证一个限位槽内仅能容纳一个待切管材。
进一步地,切割刀伸入切割槽的深度大于限位辊上限位槽的凹陷深度,保证切割刀能够将限位槽内的管材切断。
进一步地,管材限位机构的底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成品收纳箱底部安装有与滑动槽配合的滑动块,便于对成品收纳箱安放位置的确定以及对成品收纳箱的移动。
进一步地,成品收纳箱包括位于管材切割区下方的第一收纳箱以及位于第一收纳箱一侧的备用收纳箱,第一收纳箱和备用收纳箱交替使用,实现对管材的不间断切断作业。
进一步地,下料斗与限位辊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待切管材的直径。防止管材在下料斗与限位辊之间的间隙处脱离。
进一步地,压管板与下料斗固定连接,压管板与限位辊之间的间隙宽度等于下料斗与限位辊之间的间隙宽度。防止管材在压管板与限位辊之间的间隙处脱离。
进一步地,切割机的切刀轴上安装有两组切割刀,限位辊上开设有与各切割刀对应的切刀槽,实现将一根管材切断成三段。
进一步地,切割机还包括包裹切割刀的防护罩以及驱动切割刀运行的驱动电机。防护罩用于防止切割产生的碎屑飞溅而造成人员损伤,驱动电机为切割刀转动提供动力支持。
附图说明
图1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管材自动切断装置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佰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佰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726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