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养蚕盒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81767.1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31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华;王庆国;吴波;杨云艳;李宗平;陈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郑晓明 |
地址: | 725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养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养蚕盒,包括底座板和顶板,所述底座板顶面通过立柱固定安装有顶板。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盒体和角套管,在进行蚕苗养殖的过程中,可将蚕苗放入到盒体中,带钩拉簧两端与角套管内部的挂环挂接,拉动盒体整体堆叠摆放,形成保护,避免其他昆虫危害蚕苗,同时,盒体底面为镂空结构,便于通风换气,当需要添加桑叶时,工作人员可拉动拉绳,拉绳通过吊钩拉动最上方的盒体上移,通过带钩拉簧拉动下方盒体上移,盒体之间分离形成空间,便于投放桑叶,投放完毕后,释放拉绳,盒体即可重新堆叠复位,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投喂,操作方便简单,同时也能快速堆叠在一起,形成对蚕苗的保护,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蚕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功能养蚕盒。
背景技术
蚕,是蚕蛾的幼虫,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北部,主食为桑叶,也可用鹅菜补充,家蚕的虫及蛹可以食用,并有食疗功效,因为其久远的历史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家蚕的基因已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我国也有着几千年的养蚕历史。
蚕苗由蚕卵孵化而来,蚕苗体积小,较为脆弱,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时刻避免其他昆虫或者鸟类对其的伤害,传统的厂用养蚕盒采用堆叠的方式对蚕苗形成保护,但是,在投喂时需要层层拆卸摆放桑叶,较为麻烦,同时,传统的厂用养蚕盒为简单和塑料镂空盒,功能较少,也还可以进一步作出改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养蚕盒,具备提高蚕苗养殖的安全性和投喂的便利性、多功能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提高蚕苗养殖的安全性和投喂的便利性、多功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养蚕盒,包括底座板和顶板,所述底座板顶面通过立柱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和底座板之间堆叠有盒体,并且盒体内部拐角处一体式连接有角套管,所述角套管内部中心位置横向设置有隔板,且隔板顶面和底面均固定安装有挂环,相邻两个所述盒体之间的挂环之间挂接有带钩拉簧,且盒体底面为镂空结构,所述底座板顶面竖向固定安装有立管,且立管插入到最下方的盒体的角套管内部,所述盒体顶面外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翻折边,所述顶板底面固定安装有定滑轮,且定滑轮表面绕接有拉绳,并且拉绳一端固定有吊钩,所述吊钩与翻折边挂接。
进一步的,所述挂环外径小于角套管内径,且挂环位于端板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顶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拉绳另一端与固定环打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底部表面贯穿插接有插销,且插销一端与最下方盒体顶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吊钩为槽型结构,且吊钩顶面焊接有吊装环,并且吊装环与拉绳一端打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采用硬塑料材质,且盒体表面经过打磨抛光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与角套管为一体式结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养蚕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81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绝缘凳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延长缩短的溜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