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酵釜支座阻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85935.4 | 申请日: | 2022-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2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丁晓翔;姜忠磊;李游;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65 | 分类号: | B09B3/65;B09B101/7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支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釜支座阻热结构。本发酵釜支座阻热结构包括:支座,位于发酵釜的底部;厨余机本体框架,位于支座下侧,用于支撑支座;以及固定件,用于将支座与厨余机本体框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支座与厨余机本体框架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阻热减震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发酵釜支座阻热结构通过在支座与厨余机本体框架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阻热减震材料,利用气凝胶超低导热性能、优异的防水防火性能以及高级的抗拉抗压性能,可实现降低厨余机发酵釜支座与本体框架之间热桥散热损失,并对发酵釜的起到减震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釜支座阻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餐厨垃圾处理的主要技术路线为预处理+厌氧发酵,缺点是工艺复杂、占地面积大、设备及维护成本较高,经济效益较差。因此,在一些无法集中处理餐厨垃圾的地区或已开设垃圾分类的地区,针对我国餐厨垃圾成分复杂、高油盐的特点,开发餐厨垃圾小型化就地处理设备,利用好氧微生物,做到厨余垃圾快速分解、明显减量化,解决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题,实现垃圾变废为宝,产出绿色有机肥料,成为提高经济效益必然的选择。
目前大部分厨余机的发酵釜与厨余机本体框架之间均为钢对钢焊接或螺栓连接,热桥散热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釜支座阻热结构,以降低发酵釜热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酵釜支座阻热结构,包括:支座,位于发酵釜的底部;厨余机本体框架,位于支座下侧,用于支撑支座;以及固定件,用于将支座与厨余机本体框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支座与厨余机本体框架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阻热减震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阻热减震材料为若干层二氧化硅气凝胶纳米板。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纳米板的单层压实厚度不小于10mm。
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纳米板的拉伸强度>100kPa,抗压强度>120kPa。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为框型,且由L形角钢合围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厨余机本体框架为框型,且由工字型钢合围而成;以及所述阻热减震材料设置在工字型钢的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螺栓,其强度不小于9.8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发酵釜支座阻热结构通过在支座与厨余机本体框架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阻热减震材料,利用气凝胶超低导热性能、优异的防水防火性能以及高级的抗拉抗压性能,可实现降低厨余机发酵釜支座与本体框架之间热桥散热损失,并对发酵釜的起到减震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发酵釜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二氧化硅气凝胶纳米板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85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煤矿立井罐笼用应急门帘
- 下一篇:一种电炉车间焙烧窑窑门开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