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91855.X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76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东旭;刘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融安全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14 | 分类号: | B41F31/14;B41F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箴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13 | 代理人: | 李春晖 |
地址: | 10005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墨系统,包括:墨斗、墨斗辊、吃墨辊,第一窜墨辊与吃墨辊的辊面相抵接;第一匀墨辊,与第一窜墨辊的辊面相抵接;第二窜墨辊,与第一匀墨辊的辊面相抵接;第二匀墨辊与第二窜墨辊过盈配合形成3‑3.5mm的压力带;第三窜墨辊,与第二匀墨辊的辊面相抵接;第一着墨辊和第二着墨辊,均与第三窜墨辊的辊面过盈配合,形成3mm‑3.5mm的各个压力带。本申请输墨系统所使用的窜墨辊、匀墨辊以及着墨辊所组成墨路较长,输墨稳定。传递辊间按特定方式相连,在过盈配合位置将压力带设定在3‑3.5mm之间,能保证各传递辊之间进行正常油墨传输,还能降低各辊之间摩擦力,从而使输墨系统能保持较低温度,防止UV油墨乳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V油墨印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墨系统。
背景技术
UV油墨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绿色环保油墨,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污染较小。但是UV油墨在印刷过程中易受输墨系统温度、润版液使用量,以及印刷速度的影响,当输墨系统温度较高时,容易产生乳化现象,进而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输墨系统,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输墨系统运用于UV油墨印刷机,包括:
墨斗,用于放置印刷油墨;
墨斗辊,所述墨斗辊的辊面与所述墨斗的出墨面相抵接;
吃墨辊,所述吃墨辊的辊面与所述墨斗辊的辊面相抵接;
第一窜墨辊,所述第一窜墨辊的辊面与所述吃墨辊的辊面相抵接;
第一匀墨辊,所述第一匀墨辊的辊面与所述第一窜墨辊的辊面相抵接;
第二窜墨辊,与所述第一窜墨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窜墨辊的辊面与所述第一匀墨辊的辊面相抵接;
第二匀墨辊,所述第二匀墨辊的辊面与所述第二窜墨辊的辊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匀墨辊和所述第二窜墨辊过盈配合形成的压力带宽度在3mm-3.5mm之间;
第三窜墨辊,所述第三窜墨辊的辊面与所述第二匀墨辊的辊面相抵接;
第一着墨辊和第二着墨辊,所述第一着墨辊和所述第二着墨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着墨辊和所述第二着墨辊的辊面均与所述第三窜墨辊的辊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着墨辊和所述第二着墨辊均还用于与印刷机的印版滚筒的筒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着墨辊和所述第二着墨辊与所述第三窜墨辊及所述印版滚筒过盈配合形成的各个压力带宽度均在3mm-3.5mm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输墨系统还包括:第三匀墨辊,所述第三匀墨辊的辊面分别与所述第二窜墨辊和所述第三窜墨辊的辊面相抵接;
第四匀墨辊和第五匀墨辊,所述第四匀墨辊的辊面与所述第三匀墨辊的辊面相抵接,所述第五匀墨辊的辊面与所述第四匀墨辊的辊面相抵接;
第四窜墨辊,所述第四窜墨辊的辊面与所述第五匀墨辊的辊面相抵接;
第三着墨辊和第四着墨辊,所述第三着墨辊和所述第四着墨辊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着墨辊和所述第四着墨辊均与所述第四窜墨辊的辊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三着墨辊和所述第四着墨辊还用于与所述印版滚筒的筒面过盈配合,且当所述第一着墨辊、所述第二着墨辊、所述第三着墨辊以及所述第四着墨辊与所述印版滚筒的筒面过盈配合时,所述第一着墨辊、所述第二着墨辊、所述第三着墨辊以及所述第四着墨辊均间隔设置;
所述第三着墨辊和所述第四着墨辊与所述第四窜墨辊及所述印版滚筒过盈配合形成的各个压力带宽度均在3mm-3.5mm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输墨系统还包括:第一固定辊、第二固定辊、第三固定辊以及第四固定辊;
所述第一固定辊和第二固定辊的辊面均与所述第一匀墨辊的辊面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融安全印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融安全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91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湿地水生植物的快速收割工具
- 下一篇:一种风管外罩钢板用咬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