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源与动力工程用废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95068.2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98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60 | 分类号: | B01D50/60;B01D46/42;B01D46/88;B01D46/10;B01D46/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汉煜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92 | 代理人: | 吴欢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 动力工程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能源与动力工程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表面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方形材槽,工作台上表面一端中部的方形槽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箱,工作台上表面远离过滤箱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工作台上表面远离过滤箱一端中部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水箱,过滤箱远离水箱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孔,过滤箱远离水箱一侧中部的圆形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箱内部底端的水泵会将处理用水抽出到过滤盒的内部,过滤盒内部的过滤海绵会对废水进行过滤,然后经过排水管从过滤海绵出将过滤后的水喷洒到水箱的底端,从而实现水循环使用,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源与动力工程用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用废气处理装置主要是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中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装置。
现有的废气处理装置在对废气进行处理过程中,各个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气密性不是很好,出现烟气泄漏到空气中,从而导致废气处理不彻底,污染环境,而且现有的装置在对废气处理时,废气处理装置不易拆卸,导致取出过滤装置需要浪费大量时间,从而影响装置的维护和保养,减缓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源与动力工程用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源与动力工程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表面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方形材槽,工作台上表面一端中部的方形槽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箱,工作台上表面远离过滤箱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工作台上表面远离过滤箱一端中部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水箱,过滤箱远离水箱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孔,过滤箱远离水箱一侧中部的圆形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过滤箱远离第二导气管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过滤箱远离第二导气管一侧中部的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过滤箱内壁的两端及中部均开设有条形槽,过滤箱内壁靠近第二导气管一端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吸附海绵,过滤箱内壁靠近输送管一端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吸附海绵,过滤箱内壁中部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第一吸附海绵远离过滤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远离第一吸附海绵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形槽,第一限位板远离第一吸附海绵一侧两端的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过滤网远离过滤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远离过滤网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形槽,第二限位板远离过滤网一侧两端的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第二吸附海绵远离过滤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板,第三限位板远离第二吸附海绵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形槽,第三限位板远离第二吸附海绵一侧两端的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
进一步的,第二导气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管,圆管远离第二导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圆管内壁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块,圆管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孔,圆管侧面中部的圆形孔内设有传动杆,所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杆,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旋转块的顶端。
进一步的,水箱靠近过滤箱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形孔,水箱靠近过滤箱一侧底端的圆形孔固定连接在输送管远离过滤箱的一端,水箱靠近过滤箱一侧顶端的圆形孔内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止水阀,止水阀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送水管,水箱远离过滤箱一侧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形孔,水箱远离过滤箱一侧顶端的圆形孔内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水箱远离过滤箱一侧底端的圆形孔内设有出水管。
进一步的,水箱内壁下表面靠近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在出水管靠近水箱的一端,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盒,过滤盒内壁的两端及中部均开设有条形槽,过滤盒内壁两端及中部的条形槽内均固定连接有过滤海绵,过滤盒远离出水管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远离过滤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95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板卡振动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层建筑安防救生逃生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