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苗木固定桩及使用该固定桩的高边坡苗木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00583.5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44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栗荣鑫;张朋;张勇;彭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14 | 分类号: | A01G17/14;A01G17/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3 | 代理人: | 韩松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苗木 固定 使用 高边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苗木固定桩及使用该固定桩的高边坡苗木固定系统,苗木固定桩包括中空结构的呈圆柱状的桩身和设置在桩身底端的呈圆锥状的桩头,在所述桩身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环,在该桩身的下部外侧间隔布置有若干破土刃,每个所述破土刃的顶部均为尖刺状,其根部与所述桩身连接,该破土刃由根部向外延伸并向上倾斜设置形成倒钩结构,其底面为利刃面。本实用新型在桩身上设置倒钩状的破土刃,既能够向下敲击桩身时破开底面,方便施工,又能够增加摩擦力,固定周围地面,防止桩身被拔出,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使用该苗木固定桩的高边坡苗木固定系统,施工方便,抗拔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苗木的固定桩,尤其涉及一种苗木固定桩及使用该固定桩的高边坡苗木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对高边坡进行绿化施工时,需要对栽种其上的苗木进行固定以防止大雨的、大风造成苗木倾倒。目前,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对苗木进行固定:一是四角固定的方式,二是采用钢丝绳和固定桩连接的方式。受高边坡地形和空间的限制,传统四角支撑的方式不便于施工,由于钢丝绳和固定桩连接的方式不受地形的影响,被广泛使用于高边坡的绿化工程中。现有的固定桩底端设置尖锥,顶端设置挡板结构,使用时,将钢丝绳连接在固定桩的桩身上,挡板起到钢丝绳由顶端脱离的作用,该结构的固定桩容易被拔出,尤其是土壤较为蓬松的高边坡,进而丧失对苗木固定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苗木固定桩及使用该固定桩的高边坡苗木固定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高边坡苗木固定桩易被拔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苗木固定桩,包括中空结构的呈圆柱状的桩身和设置在桩身底端的呈圆锥状的桩头,在所述桩身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环,在该桩身的下部外侧间隔布置有若干破土刃,每个所述破土刃的顶部均为尖刺状,其根部与所述桩身连接,该破土刃由根部向外延伸并向上倾斜设置形成倒钩结构,其底面为利刃面。通过设置倒钩状的破土刃,既能够向下敲击桩身时破开底面,方便施工,又能够增加摩擦力,固定周围地面,防止桩身被拔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破土刃与所述桩身的夹角为35°~50°,其长度为8㎝~12㎝。
进一步地,所述的破土刃为弧形,其横截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三角形位于入土面的顶角为尖角,另外两个顶角为圆角。设置圆角的三棱柱,既能够减小破土刃插入土壤中的阻力,又能够增加其上表面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增加上表面与土壤的阻力,提高抗拔性能。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破土刃分为4组,每组破土刃包括至少3个均布在所述桩身周向的破土刃。
上述苗木固定桩还包括:位于所述桩身内腔的抗拔机构,所述抗拔机构包括若干抗拔杆和设置在所桩身内腔并与该桩身同轴设置的圆形固定轴,所述抗拔杆横向设置,其一端插入开设在所述桩身上的通孔内,该抗拔杆通过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的连接套和与所述连接套铰接的连杆与所述固定轴连接,使用时所述抗拔杆伸出所述桩身并插入土壤中,所述抗拔杆插入土壤的一端呈尖锥状。增设抗拔机构,提高本实用新型苗木固定桩的抗拔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套与所述固定轴滑动连接,相邻两所述连接套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所述固定轴上的支撑筒,所述固定轴的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四周与所述桩身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轴为螺纹轴,所述连接套与该固定轴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底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连接在所述桩身内部的固定板上,该固定轴的顶端中心开设有横截面呈六面形的凹槽。
进一步地,高边坡苗木固定系统,包括权利上述苗木固定桩和支撑杆,所述固定桩固定在边坡相对于苗木上部的地面,在所述固定环上绑扎钢丝绳的一端,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在苗木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桩身的上部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板,所述支撑杆倾斜设置,并设置在靠近苗木的方向,该支撑杆一端插入地面,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板上。该苗木固定系统由于采用具有倒钩的固定桩不仅抗拔能力强,而且采用与钢丝绳结合的方式还不受高边坡地形限制,施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005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洁净型煤制备设备清洁装置
- 下一篇:改进的加热炉内悬臂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