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粉尘环境的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08638.7 | 申请日: | 202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21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馥;李雪梅;王琦;张高华;梁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关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晓琴 |
地址: | 11600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粉尘 环境 微生物 气溶胶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粉尘环境的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空气样本采集装置的外壳后端开口设计,外壳前壁嵌入装配有控制器和显示屏,外壳内腔底面固定装配有气泵,外壳上表面嵌入装配有连接嘴,气泵输出端与连接嘴相连通,且连接嘴上端与连接管固定连通,气泵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粉尘过滤进气结构,粉尘过滤进气结构固定装配于外壳内腔后端;采用的空气样本采集装置通过气泵作为动力将周围空气导入至采样瓶内,采样瓶内装有采样液,采集的空气在进入气泵前通过粉尘过滤进气结构进行过滤,这一步的过滤用于滤除粒径较大的粉尘,减少采集空气中的粉尘含量,降低粉尘污染物对气溶胶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检测精准性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适用于粉尘环境的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
背景技术
空气中气溶胶是指一种固态或液态的各种微粒状化学物质及其悬浮在各种气体化学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生物气溶胶主要包括细菌、霉菌孢子、寄生虫卵、各种原生菌类毒素和它们的细胞碎片以及它们的分泌物等。迄今为止,生物气溶胶领域应用范围逐年扩大,生物气溶胶成分检测在预防各种传染病、致敏病、食品安全、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生物的反恐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为了准确的检测空气中微生物,人们研制了多种微生物采样器,目前,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式主要有:基于固体培养基的采样法、基于液体采样介质的采样法、基于物理作用及特性的采样法。其中,基于液体采样介质的采样法具有以下特点而被普遍使用:首先,基于液体介质的采样器由玻璃烧制而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消毒,可反复使用;其次,液体采样液对微生物具有保护作用,对脆弱的微生物也能采样;再次,采样过程中因气流冲击和采样液搅动,可以把微生物粒子团中的多个微生物释放出来,均匀分布在采样液中,作进一步的生物培养后能准确测出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某些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粉尘,微生物采集液中会收集过多的粉尘污染物,从而影响气溶胶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精准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粉尘环境的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粉尘环境的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包括空气样本采集装置,所述空气样本采集装置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后端固定连通有采样瓶,所述空气样本采集装置后壁固定装配有连接管支撑架,所述连接管穿过连接管支撑架,所述空气样本采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后端开口设计,所述外壳前壁嵌入装配有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外壳内腔底面固定装配有气泵,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显示屏和气泵电连接,所述外壳上表面嵌入装配有连接嘴,所述气泵输出端与连接嘴相连通,且连接嘴上端与连接管固定连通,所述气泵输入端固定连通有粉尘过滤进气结构,所述粉尘过滤进气结构固定装配于外壳内腔后端。
优选的,所述粉尘过滤进气结构包括插接于外壳内腔后端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壁后侧固定装配有无纺布保护层,所述矩形框内壁前侧固定装配有微滤膜,且微滤膜的孔径为1微米,所述矩形框和外壳的上下侧壁均匀开设有螺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内六角螺塞,所述矩形框左端固定连通有锥形斗,所述锥形斗左端与气泵输入端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采样瓶包括锥形筒,所述锥形筒上端螺接有圆罩,所述圆罩上表面中部固定插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与连接管后端固定连通,所述圆罩上表面开设有出气孔,所述进气管下端固定连通有粗管和细管。
优选的,所述粗管末端位于细管的下方,所述粗管和细管的末端均弯曲倾斜向斜下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支撑架包括固定装配于空气样本采集装置后壁的L形支撑杆,所述L形支撑杆上端固定装配有套管,所述连接管穿过套管内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关技术中心,未经大连海关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086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