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15379.0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4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森;张涛;梁叶锋;刘福波;张兵;彭磊;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F22G1/00;A47J27/04;A47J36/24;A47J36/00;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高智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51 | 代理人: | 姚启迪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热 蒸汽 发生器 具有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和第一加热器,发生器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加热器设置在发生器壳体上,发生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水口;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和第二加热器,加热器壳体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器壳体上,加热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二回水口,进气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二回水口与第一回水口连通,第二回水口低于进气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蒸气温度有限并且液态水滴容易随水蒸气排出锅炉煮水式蒸汽发生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蒸是一种通过加热液态水产生水蒸气并利用水蒸气的温度对食材进行加热的烹饪方式。与炒、烤、炸等油加热的烹饪方式相比,蒸制食材能够明显减少烹饪过程中添加油的使用,同时减少食客对于油的摄入;与煮、煲、炖等水加热的烹饪方式相比,蒸是以水蒸气作为传热介质,在相同条件下,蒸能够保留更多的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素。并且通常蒸制食材只需要将准备好的食材放入准备好的烹饪器具中加热预设时长即可,在烹饪过程中基本不需要翻动食材,也不需要频繁添加调料。基于上述优点,蒸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健康并且便捷的烹饪方式。
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具备蒸制功能的电烹饪器具,如蒸箱、蒸烤一体机、微蒸烤一体机等,他们大多使用的是锅炉煮水式蒸汽发生器。通常,锅炉煮水式蒸汽发生器包括煮水室和位于煮水室内的加热件,加热件供热以使煮水室内生成水蒸气。锅炉煮水式蒸汽发生器体积大,在烹饪设备上占用的空间较多。并且这种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温度有限,不利于食材脱脂并且影响食材的抗氧化效果。并且在压力作用下,液态水滴容易随水蒸气排出锅炉煮水式蒸汽发生器,影响烹饪器具对食材的加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水蒸气温度有限并且液态水滴容易随水蒸气排出锅炉煮水式蒸汽发生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过热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和第一加热器,发生器壳体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加热器设置在发生器壳体上,发生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水口;蒸汽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和第二加热器,加热器壳体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器壳体上,加热器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二回水口,进气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二回水口与第一回水口连通,第二回水口低于进气口。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挡板组件,挡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设置在发生器壳体中,第一隔板将第一容纳腔分隔形成液体腔和第三容纳腔,第一加热器的位置与液体腔相对应,第一隔板上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气口和供液体通过的液孔,进水口与第三容纳腔连通,液体腔通过液孔与滴丸容纳腔连通。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凸出部,气口设置在凸出部的侧壁。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挡板组件还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设置在第一隔板上并与发生器壳体连接,第二隔板将第三容纳腔分隔形成气体腔和回流腔,第一排气口与气体腔连通,第一回水口与回流腔连通,气口连通液体腔和气体腔,液孔连通液体腔和回流腔。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隔板包括平直部和竖直部,平直部和竖直部成夹角地设置,气口和第二隔板设置在平直部上,液孔设置在竖直部上。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器壳体包括具有开放口的盒体和能够遮盖开放口的盖板,第二加热器包括管本体、发热体和散热翅片,管本体设置在盒体的底壁上,发热体设置在管本体中,散热翅片设置在管本体上,进气口靠近管本体的第一端设置,第二排气口靠近管本体的第二端设置。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散热翅片、管本体和盒体一体成型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纯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15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