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草药制备用新型蒸煮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19952.5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52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元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637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草药 制备 新型 蒸煮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草药制备用新型蒸煮筐结构,该结构包括多个蒸煮筐和放置框架,蒸煮筐与放置框架配合使用;蒸煮筐的四周壁和底部分别设有孔;蒸煮筐四周壁顶部分别向外延伸有外沿;放置框架对应蒸煮筐的左右侧外沿设有支撑滑道,蒸煮筐可通过左右侧的外沿对应插装在支撑滑道内;本实用新型能便于药材的搬运,节约劳动力,且能减小烫伤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草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草药制备用新型蒸煮筐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中草药的制备过程中,为了达到充分发挥中药材的药效的目的,往往需要通过中药蒸煮罐对中药材进行蒸煮炮制。
九蒸九晒作为一种中药材的传统炮制方法,主要采用蒸法以及晒法反复进行九次炮制。
目前,九蒸九晒工艺,常常用于黄精、芝麻、地黄以及何首乌等中药特色产品的加工生产;例如,黄精经过九蒸九晒之后,可以帮助降低黄精的滋腻粘稠性质,使其变得容易消化,其次还可以帮助分解黄精里的毒性和杂质,使黄精药性更纯更平和;又例如,生地黄经九蒸九晒制成熟地黄,外观由原来的黄色变为黑色,味道由苦变甘,性状由原来的凉血药变为补血药。
但现有中草药蒸制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1)传统九蒸九晒需要多次反复进行蒸、晒过程,从而需要将药材多次转运,非常耗费人工;(2)传统中草药蒸制是将装有药材的蒸煮笼放入蒸煮罐内蒸,搬运和叠放蒸煮笼的过程繁琐,且易烫伤;(3)在九蒸九晒需反复多次蒸制的过程中,易导致部分有效成分随蒸制出的汁液流失。
因此,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设计一套蒸煮装置。
为了充分地保护,该蒸煮装置拆分成了多个方案来申请。而本方案,中草药制备用新型蒸煮筐结构,用于装载药材进出蒸煮罐;其作用是:能便于药材的搬运,节约劳动力,且能减小烫伤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中草药制备用新型蒸煮筐结构,通过蒸煮筐与放置框架的配合,能便于药材的搬运,节约劳动力,且能减小烫伤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中草药制备用新型蒸煮筐结构,包括多个蒸煮筐和放置框架,蒸煮筐与放置框架配合使用,放置框架可水平推入蒸煮罐内;
所述蒸煮筐的四周壁和底部分别设有孔;
所述蒸煮筐四周壁顶部分别向外延伸有外沿;
所述放置框架对应蒸煮筐的左右侧外沿设有支撑滑道,蒸煮筐可通过左右侧的外沿对应插装在支撑滑道内。将放置框架推送进蒸煮罐内,即可一次性实现多个蒸煮筐的转运,便于操作,节约了劳动力,并有利于减小烫伤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的蒸煮筐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提手。便于移动蒸煮筐。
进一步地,所述的放置框架为矩形框架;
支撑滑道为一组相对设置在放置框架前后竖梁上的L型支撑板;
所述L型支撑板其竖边板顶部向内并向下弯折形成上限位部;
蒸煮时,所述外沿搭挂在L型支撑板的横边板上,并经限位部限位在限位部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L型支撑板其横边板上设有两个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设置在L型支撑板横边板上表面的前端和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型蒸煮筐结构还配套有收汁盘;
放置框架前后竖梁上相对设有四组L型支撑板,收汁盘可放置在一组相对设置的L型支撑板上。将收汁盘放置在最底部的一组L型支撑板上,便可在转蒸制中草药时,利用收汁盘收集上方滴落的含有药效成分的汁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元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元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19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生防疫喷雾消毒车
- 下一篇:一种便于取样的搪瓷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