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DMO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26151.1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32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郝聚兵;任娇;孙啸林;刘海冰;刘风丽;曹镭洁;王志鹏;王光辉;胡晓刚;孙冉;张迎飞;周兰霞;汪生宝;田凯华;苗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52;C02F1/56;C02F1/50;C02F1/00;C02F1/28;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dmo 废水处理 一体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DMO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置有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混凝沉淀单元、水解酸化池、生物滤池、沉淀池以及中间水池,在调节池上设置有污水进口,调节池与混凝沉淀单元之间通过污水管道连通,在污水管道上设置有提升泵,在调节池、水解酸化池以及生物滤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道和风机连接;中间水池与排水管连通,在排水管上设置有外排泵和过滤装置,混凝沉淀单元、水解酸化池以及沉淀池分别通过排泥泵和排泥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都集成在一个箱体内,通过各部分的协作实现污水的净化处理,以使最终出水符合排放标准,集成化程度高,可实现量产,整体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CDMO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医药废水处理技术也不断日益革新。大中型药企在污水处理的投资比重逐步加大,污水处理设施趋于完善,信息化配套逐渐成熟。一般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水泥混凝土池体,占地较大,而部分中小规模生物药生产企业、医药研发企业尤其是CDMO药企产生的废水,水量较少,浓度较低。对于这些中小规模生物药生产企业、医药研发企业尤其是CDMO药企,如果采用传统的处理工艺建设污水站,建设成本较高,且污水站的使用效率较低,运行成本较高。同时,污水站的占地面积较大、集成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CDMO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以解决现有中小规模药企采用传统污水站建设成本高、利用率低且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CDMO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依次连通的调节池、混凝沉淀单元、水解酸化池、生物滤池、沉淀池以及中间水池,在所述调节池上设置有污水进口,所述调节池与所述混凝沉淀单元之间通过污水管道连通,在所述污水管道上设置有提升泵,在所述调节池、所述水解酸化池以及所述生物滤池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通过曝气管道和风机连接;所述中间水池与排水管连通,在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外排泵和过滤装置,所述混凝沉淀单元、水解酸化池以及沉淀池分别通过排泥泵和排泥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箱体内还包括加药系统,所述加药系统包括PAC罐、PAM罐以及酸液罐,所述PAC罐与所述PAM罐分别通过PAC管道和PAM管道和所述混凝沉淀单元连通,所述酸液罐通过加酸管道和所述调节池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生物滤池中填充有球形填料,所述球形填料包括两个网格状球壳,两个网格状球壳对合后使用绑扎带固定,在两个网格状球壳内填充有外层填料和位于外层填料内的内部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消毒系统,所述消毒系统通过消毒管道和所述中间水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沉淀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絮凝池以及混凝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调节池、混凝沉淀单元、水解酸化池、生物滤池、沉淀池以及中间水池等集成在一个箱体内。产生的废水在车间进行中和处理后,通过污水进口进入调节池内,通过调节池调节水量,并通过曝气等均衡水质,为后续生化处理单元提供良好条件,保障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连续稳定的运转。污水在调节池内混合均匀后,经提升泵提升至混凝沉淀单元,经过混凝、絮凝后,沉淀物沉至混凝沉淀池底部,沉淀物定期通过污泥泵进行外排,混凝沉淀池的上清液自流进入水解酸化池,经过水解作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的同时,去除部分COD。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至生物滤池,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被去除,生物滤池出水自流进入中间水池。消毒系统通过向中间水池添加消毒剂,达到消毒的目的。中间水池由外排泵泵送至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后外排,实现达标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26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邻甲酸甲酯苯磺酰胺氯化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环保型高效包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