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人体呼出气体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26405.X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40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金玉琪;王灿;顾晓华;杨清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微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97 | 分类号: | G01N33/497;B01D46/62;B01D53/0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邵志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体 呼出 气体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呼出气体的检测装置,包括:过滤气室,带有吸水层,用于吸附液体;感应气室,设于过滤气室的下游,两者通过单向阀分隔,感应气室的侧壁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预设气室,设有清洁排气单元,用于向外界排出感应气室和预设气室内的气体;检测单元,至少包括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呼出气体的待测物质浓度。本实用新型在完成数据采集后,可清洁气室的残留气体,提高重复检测的准确度;清洁排气单元有利于提高传感器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度,延长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可换嘴套避免了使用者接触使用过的嘴套和过滤气室的残留气体,使用更加卫生,提升用户使用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脂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气体中酮体成分的检测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呼出气体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检测仪是一种连接人体呼吸道,保持一定的吹气时间后,即可检测人体呼吸道呼出的气体中某种物质指标(比如丙酮、乙醇、病原等)含量的检测仪器。其形状可以是手持式的,也可以是固定式的;其指标呈现形式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亦或两种都有;接触部位可以是嘴,也可以是鼻。
其中检测气体中某种物质浓度的器件为传感器,为了保证测试重复准确度,通常会增加一个温度传感器检测被检测气体的温度;一个压力传感器检测被测气体的压力,降低检测算法的复杂程度。
经研究发现:1)从嘴中呼出的气体含有大量唾液蒸气,初始状态携带一定温度(30℃),随着环境温度的影响,这些唾液蒸气会液化。当作用在呼吸酮这类具有密闭结构的壁面上时,唾液蒸气液化效果更为显著,而且这些液化的唾液随着使用次数的频繁,会逐渐堆积在气室结构中,影响呼吸酮测量精度。唾液蒸气吸附在电路元器件上液化后,还会降低硬件寿命。2)吹气过程中,气体中可能偶尔携带一定量的唾液,这些唾液会经过进气口流入气室内,一旦与传感器或硬件部分持续接触,对传感器的寿命和检测精度会带来直接影响,其散发的异味也会让使用者感觉不适。3)呼吸检测仪使用后,气室内会残留被测气体和水气,对下次的测试结果存在一定误差。目前尚未发现一种可快速有效清洁的方法。
如图1所示,在一定吹气时间内,气体流速是上下起伏的,起伏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由于流速不恒定,因此单位时间流过传感器的气体浓度也是不同的。对传感器补偿算法建立存在较大难度。
以一种检测丙酮含量的呼吸检测仪器来举例说明(以下简称呼吸酮)。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低碳水、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方法。它通过让胰岛素降低,糖原被消耗,肝脏将脂肪转化成酮体,使身体的主要“燃料”由葡萄糖变为脂肪。因其在治疗疾病和帮助减肥方面的普及而在市场上流行。是治疗癌症、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儿童癫痫症甚至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酮体是脂肪分解代谢的产物,美国华盛顿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等研究机构已通过医学实验证明,对血液、尿液及呼吸中的酮体测定可以准确反映脂肪分解速率。酮体是脂肪分解代谢的产物,通过检测呼吸中的丙酮浓度来监测脂肪代谢效果。
生酮饮食者在生酮饮食期间需要根据酮体水平去调节饮食,因此需要检测体内酮体浓度。必备的工具就是检测酮体水平的仪器。目前市场上有两种方便携带的产品,分别是血酮仪和呼吸酮。而呼吸酮相对于血酮仪操作简单,无创无痛,随时随地检测,呼吸酮的市场也更广。
如图2所示为市场上常见的呼吸酮,其主要组成结构有:嘴套、进气口、气室、传感器、排气口、按键、交互窗口。
中国专利CN202010735036.X、CN202021510433.9也都公开了呼吸气体中酮体成分的检测装置,但是其都没有解决上述检测精度低、使用后无法清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有效防止唾液水渍残留的用于人体呼出气体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人体呼出气体的检测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微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微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264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逆变器用防阻燃箱
- 下一篇:一种电动式防碰撞接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