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夹心岩棉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62187.5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40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凌厦;曹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锃棱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B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夹心 岩棉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夹心岩棉板,包括新型夹心岩棉板本体,所述新型夹心岩棉板本体包括板组,所述板组包括金属顶板与金属底板,且金属顶板与金属底板之间设有夹心岩棉板,所述金属顶板与金属底板两端皆设有定位件,且两个定位件通过定位架定位防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对新型夹心岩棉板本体进行组装固定,且再配合定位架使用,不仅使得两个定位件不易与新型夹心岩棉板两端脱离,同时还能加强定位件的效果以及新型夹心岩棉板整体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夹心岩棉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夹心岩棉板。
背景技术
岩棉夹芯板是一种是以天然矿石等为主要原料,如玄武岩、辉长岩及其它天然经高温熔融成纤维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粘结剂,经高温熔融、纤维化而制成的人造无机纤维,矿渣、粉尘含量极低的,不吸水的“真正的岩棉”,所以称之为新型夹心岩棉板;其是同类夹芯板系列中耐火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防火板材,岩棉夹芯板充分发挥了岩棉芯材的独特性能,在防火,保温隔热,吸音隔声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571618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岩棉夹心板结构,使用时,先将岩棉板4放入铝合金外壳B3内的卡装腔内,在通过连接型圆柱销2和铝合金外壳B3之间的固定配合,可将岩棉板4固定在铝合金外壳A1和铝合金外壳B3之间,再将固定金属帽6固定插入安装在铝合金外壳A1、铝合金外壳B3和岩棉板4之间贯穿设置的连接型安装通孔20内,连接型安装通孔20可极大的提高对连接型安装通孔20的固定安装的作用,同时连接型圆柱销2下端固定焊接的固定金属帽6对连接型圆柱销2自身有一定的限位作用,在连接型圆柱销2上设置圆孔槽,在连接型圆柱销2和六角卡装块10之间设置圆柱槽14,分别将U型卡销上端额固定型圆柱销A8和固定型圆柱销B12固定插入安装在圆孔槽和圆柱槽14内,U型卡销和连接型圆柱销2的固定配合使得连接型圆柱销2无法从连接型安装通孔20内脱出,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对连接型圆柱销2的固定作用,使得连接型圆柱销2可对铝合金外壳A1、铝合金外壳B3和岩棉板4之间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在铝合金外壳B3和固定型圆柱销B12之间卡装六角金属垫片11,可进一步提高U型卡销的固定作用;在铝合金外壳B3的内侧固定焊接安装固定块19,固定块19内设置固定腔13,固定腔13内固定焊接固定支架16和弹性环17,固定支架16对弹性环17有则极大的焊接固定作用,在连接型圆柱销2的两侧设置限位槽18,限位槽18对弹性环17有着一定的限位固定作用,反之,弹性环17的弹力作用可通过卡装在限位槽18内对连接型圆柱销2进行限位,这种设置可对铝合金外壳A1、铝合金外壳B3和岩棉板4之间进行快速的拆卸或安装,从而使得铝合金外壳A1、铝合金外壳B3和岩棉板4可进行循环利用,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
上述公开号为CN215716184U的专利在使用时结构复杂,通过四个连接型圆柱销以及其它部件配合连接,使得连接固定组装方式操作不够简单。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夹心岩棉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夹心岩棉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夹心岩棉板,包括新型夹心岩棉板本体,所述新型夹心岩棉板本体包括板组,所述板组包括金属顶板与金属底板,且金属顶板与金属底板之间设有夹心岩棉板,所述金属顶板与金属底板两端皆设有定位件,且两个定位件通过定位架定位防脱。
优选的,所述金属顶板与金属底板顶部与底部接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两端皆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竖板部,且竖板部一侧的顶部与底部皆一体成型有横板部,两个横板部与竖板部之间具有一定弹性,可进行形变,从而使得两个呈上下位置的横板部之间远离,更好的卡套在金属顶板与金属底板的两端,所述横板部相对面皆设有与卡槽相卡配的卡凸部,能防止定位件轻易的从金属顶板与金属底板两端脱离。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开设在两个横板部相反面的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锃棱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锃棱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62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暖通空调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层防水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