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俯卧撑健身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80104.5 | 申请日: | 202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07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城市漫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俯卧撑 健身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俯卧撑健身器械,包括俯卧撑支架和调节座,俯卧撑支架包括握杆,握杆铰接有支腿,调节座设置有多个限位件,支腿与不同限位件相配合时具有不同张开角度;通过设置的握杆与支腿的铰接可方便支腿的调节,通过调节支腿的张开角度可调节握杆的高度,从而方便用户使用时针对不同运动程度、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调节。为保障支腿张开角度调节后的稳定性,在调节座上设置有限位件,通过限位件与支腿的配合可更好的提高保障俯卧撑支架在使用中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俯卧撑健身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俯卧撑健身器械。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健身的方式进行身体锻炼。健身运动项目众多但较为最普遍采用健身项目是俯卧撑,由于俯卧撑运动姿势较为简单且可以有效利用自重进行全身的锻炼而被广大群众所采用。徒手进行俯卧撑时对手腕的压力较大,初学者或者健身人员乏力时容易损对腕关节产生损伤,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俯卧撑健身器。使用者可握住俯卧撑健身器进行俯卧撑健身运动,从而避免腕关节损伤,例如申请号为201220380544.1的一种俯卧撑支架。随着运动的进阶,以及适用于不同人群的需要,单一功能的俯卧撑支架已无法满足需求,为此需要一种可调节的俯卧撑健身器械,通过调整其高度以适用与不同训练程度人员的需求。现有的高度可调节俯卧撑支架如申请号为202122918635.8的一种带吸盘地脚的俯卧撑架,为实现高度需要通过调节卡接柱卡接在不同高度的卡接槽上来调节俯卧撑架的高度,为了提高稳定性需要通过螺栓进行紧固,不方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调整,即针对不同运动程度或者不同人员使用时的随时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随时调节高度的便携式俯卧撑健身器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便携式俯卧撑健身器械,包括俯卧撑支架和调节座,所述的俯卧撑支架包括握杆,所述握杆铰接有支腿,所述调节座设置有多个限位件,所述支腿与不同限位件相配合时具有不同张开角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握杆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支腿,两支腿相对设置,多个限位件沿支腿张开方向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有点在于通过握杆两端部设置的支腿可有效保障握杆的稳定性,同时限位件沿支腿张开方向设置可方便用户对支腿的张开角度进行调整,从而方便用户对握杆的高度进行调节。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座设置有多个插槽,所述的插槽与所述的限位件一一对应,所述的支腿可插设在插槽内;优点在于通过插槽的设置可将支腿插设在插槽内,通过插槽的限位减少支腿在使用时的晃动,从而提高俯卧撑健身器械的稳定性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腿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均与握杆相铰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腿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握杆相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握杆相铰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握杆的轴线两侧;优点在于通过将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和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握杆的两侧,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中心落在两支腿之间,从而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俯卧撑支架侧翻。
更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杆设置有铰接部,所述的支腿通过铰接部与所述的握杆可拆卸连接;优点在于通过可拆卸设置的支腿,方便用户拆卸收纳,在不使用时可拆卸后存放,便于携带。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握杆设置有安装腔,所述的铰接部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插设在安装腔内且与所述的握杆相卡接;优点在于通过将安装部插设在安装腔内可通过握杆的内壁与安装部的配合可提高铰接部与握杆配合的稳固性,同时安装部与握杆相互卡接可有效避免安装部从握杆内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城市漫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城市漫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80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