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集装箱复合底板用的热压机余热互换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84393.6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92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集成;徐先发;常本雁;王强;廖金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八一村永庆竹木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08 | 分类号: | B27D1/08;B27D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年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54 | 代理人: | 谢德 |
地址: | 366025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集装箱 复合 底板 热压 余热 互换 节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生产集装箱复合底板用的热压机余热互换节能系统,涉及热压机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两台热压机;热压机的进口通过蒸汽进管和蒸汽控制阀与锅炉连接,热压机的进口还通过冷却水进管和冷却水循环泵与循环水池连接;热压机的出口首先通过循环水管和循环控制阀与循环水池连接,热压机的出口其次通过联通管和互换控制阀与另一台热压机的进口连接,热压机的出口再次通过疏水管和疏水控制阀与锅炉连接;热压机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温度的热压机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整个过程实现了余热的回收互换利用,节约热能,减少了电能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压机领域,特别涉及生产集装箱复合底板用的热压机余热互换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装箱复合底板大多是竹木复合板,其生产基本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其工艺为将排版整齐的、含有胶粘介质的竹木材料放置在热压机中加压定型。大多数的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的热压工艺为冷进冷出,即热压机从常温先预热升温,当温度达到45℃左右时,排版整齐的竹木材料即板胚被送入热压机的热压板;当温度达到135℃左右时,板胚被热压成型,并保温保压35分钟;最后,热压机开始冷却降温,温度降至45℃左右,这个过程要持续20分钟左右,热压机如此循环工作。
当热压机在冷却过程中,由于热交换中会产生50~100℃的热水,常规做法是冷却热交换产生的热水通过循环水泵至循环水池。由设置在水池上的冷却塔将此热水冷却至45℃左右,再用于135℃状态的热片板和板胚的冷却降温,如此不断循环工作。在这个升温、降温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部分的热能和电能的损耗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生产集装箱复合底板用的热压机余热互换节能系统,解决了现有集装箱复合底板热压过程中,热压机设计不合理,热能和电能浪费严重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生产集装箱复合底板用的热压机余热互换节能系统,包括两台热压机;热压机的进口通过蒸汽进管和蒸汽控制阀与锅炉连接,热压机的进口还通过冷却水进管和冷却水循环泵与循环水池连接;热压机的出口首先通过循环水管和循环控制阀与循环水池连接,热压机的出口其次通过联通管和互换控制阀与另一台热压机的进口连接,热压机的出口再次通过疏水管和疏水控制阀与锅炉连接;热压机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温度的热压机温度传感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水池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温度的循环水池温度传感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蒸汽控制阀、所述循环控制阀和所述互换控制阀均为自动控制阀。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压机内设置有热压板,热压板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热压机的进口为加热管的进口端,所述热压机的出口为加热管的出口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压机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热压板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1#热压机要降温,2#热压机要升温时,此时1#热压机上的冷却水循环泵启动,1#热压机冷却水在降温热交换时产生的初段80℃以上高温水,经过联通管进入2#热压机进行预热升温,然后流入循环水池,当2#热压机温度升至75℃时,切换到蒸汽加热,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通过疏水管送往锅炉循环利用,如此就完成了1#热压机降温—2#热压机预热、热压的作业循环工作;当1#热压机要升温,2#热压机要降温时,原理相同,整个过程实现了余热的回收互换利用,节约热能,减少了电能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八一村永庆竹木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省八一村永庆竹木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843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