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心火盖及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01886.6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43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任有忠;颜运宇;吴伟良;史棋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2 | 分类号: | F24C3/02;F24C3/10;F23D14/02;F23D14/58;F23D14/7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严诚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火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心火盖及燃烧器,涉及燃气灶具的技术领域,该中心火盖包括中心火盖本体、第一中心孔、双围环结构以及防干烧装置;中心火盖本体设有环形混气腔,中心火盖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出火孔;双围环结构具有第二中心孔,双围环结构还具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能够与第二中心孔和外界连通;防干烧装置设置于第一中心孔和第二中心孔内。该燃烧器包括中心火盖。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中心火盖的隔热防护效果不佳,在燃烧工作过程中会使防干烧装置对检测锅底温度产生干扰,以致防干烧保护功能异常,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降低防干烧装置周围的温度场,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中心火盖火焰灼烧温度对防干烧装置影响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心火盖及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气灶具作为家庭日常生活中烹饪所必需的厨房器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燃气灶具的防干烧安全性。目前,市场上出现一些防干烧的燃气灶具,配置了防干烧装置,如温度传感器,一般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燃烧器中心以进行锅底温度检测,实现干烧自动熄火的目的。
但是,由于防干烧装置(温度传感器)易受火焰灼烧的温度影响,在受燃烧火焰灼烧时,其精度和寿命等都很容易受到影响。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一些厂家在中心火盖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通孔或简单的加设围环,但是隔热防护效果不佳,在燃烧工作过程中会使防干烧装置对检测锅底温度产生干扰,以致防干烧保护功能异常,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还会造成燃烧器中心火盖的火焰燃烧不充分,产生废气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火盖及燃烧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烧器中心火盖的隔热防护效果不佳,在燃烧工作过程中会使防干烧装置对检测锅底温度产生干扰,以致防干烧保护功能异常,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火盖,包括:中心火盖本体、设于所述中心火盖本体的第一中心孔、设于所述中心火盖本体上端的双围环结构以及防干烧装置;
所述中心火盖本体设有围绕所述第一中心孔布置的环形混气腔,所述中心火盖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环形混气腔的出火孔;
所述双围环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中心孔贯通的第二中心孔,所述双围环结构还具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能够与所述第二中心孔和外界连通,并用于向所述出火孔补充空气;
所述防干烧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中心孔和所述第二中心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双围环结构包括内环和围设在所述内环的外周侧的外环,所述内环与所述外环围成所述环形空腔;
所述内环设有与所述环形空腔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中心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防干烧装置的外径;
或者,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壁与所述防干烧装置的外周壁之间留有环形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的外径小于所述中心火盖本体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内环的上端与所述外环的上端一体连接,且两者围成所述环形空腔;
所述内环的下端与所述中心火盖本体的上端一体连接;
所述外环的下端与所述中心火盖本体的上端之间留有间隔,形成使所述环形空腔与外界连通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火盖本体的上端面为由中心沿径向向外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出火孔为由外至内沿径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的倾斜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的下端缘低于所述通孔的最低孔缘。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01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多联机柜
- 下一篇:一种便于盘圆酸洗盐酸气体快速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