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电瓶车防溜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02909.5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6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光;张通;李锁在;滕森;安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7/04 | 分类号: | B61H7/04;B61H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胡庆波 |
地址: | 030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电瓶车 防溜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电瓶车防溜车装置,包括设置在电瓶车前方的第一电磁锁和链条,所述链条的端部连接有防溜车钩,所述第一电磁锁通电状态下防溜车钩吸附在第一电磁锁上,所述第一电磁锁断电状态下防溜车钩从第一电磁锁上脱离;所述电瓶车的后方设有固定座、第二电磁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固定座位于第二电磁锁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防溜铁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电瓶车防溜车装置,解决了在隧道上下坡时,容易发生溜车现象,特别是当电车处于失电状态时,电瓶车无法提供有效的动力,更容易造成危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电瓶车防溜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隧道施工建设中,对于岩渣的运输往往采用渣斗车运输,并通过有轨电瓶车牵引。但往往隧道施工现场环境质量差,环境潮湿,淤泥较多导致隧道钢轨与车轮之间摩擦力小,并且装有岩渣的渣斗车质量较大,在隧道上下坡时,仅靠电瓶车的刹车系统往往起不到停车的作用,容易发生溜车现象,特别是当电瓶车处于失电状态时,电瓶车无法提供有效的动力,更容易造成危险。目前对于电瓶车防溜车的解决办法往往采用人工放置铁鞋,但是由于电瓶车溜车时速度较快,人工放置铁鞋操作难度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电瓶车防溜车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电瓶车防溜车装置,包括设置在电瓶车前方的第一电磁锁和链条,所述链条的端部连接有防溜车钩,所述第一电磁锁通电状态下防溜车钩吸附在第一电磁锁上,所述第一电磁锁断电状态下防溜车钩从第一电磁锁上脱离;所述电瓶车的后方设有固定座、第二电磁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固定座位于第二电磁锁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防溜铁鞋,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为吸附端,所述第二电磁锁通电状态下吸附端吸附在第二电磁锁上,所述第二电磁锁断电状态下吸附端从第二电磁锁上脱离。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在电瓶车的前方设置有第一电磁锁和链条,所述链条的端部连接有防溜车钩,第一电磁锁通电状态下防溜车钩吸附在第一电磁锁上,不会影响电瓶车的行驶,由于第一电磁锁断电状态下防溜车钩从第一电磁锁上脱离,则脱离第一电磁锁后的防溜车钩掉落至地面并在电瓶车的倒退过程中钩住轨枕,从而达到从电瓶车的前方实现防溜车的效果;由于电瓶车的后方设有固定座、第二电磁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防溜铁鞋,则当第二电磁锁通电状态下,吸附端吸附在第二电磁锁上,此时第一连接杆被第二连接杆拉至较高的位置,从而使得防溜铁鞋不与轨道接触,从而不会影响电瓶车的正常行驶,由于第二电磁锁断电状态下吸附端从第二电磁锁上脱离,则吸附端脱离第二电磁锁后,第二连接杆对第一连接杆的拉力消失,第一连接杆会向下翻转,使得防溜铁鞋的下端与轨道贴合,在电瓶车倒退的过程中车轮会压住防溜铁鞋,从而达到从电瓶车的后方实现防溜车的效果,本技术方案,分别从电瓶车的前方和后方共同实现对电瓶车的防溜车作用,使用可靠性更高。
本装置通过电磁锁来控制防溜车钩与防溜铁鞋的释放,当电瓶车由于动力不足、轨道打滑发生溜车时,通过对电磁锁断电,位于电瓶车上的防溜车钩与防溜铁鞋自动释放,使电瓶车立即停车。本实用新型隧道电瓶车防溜车装置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安装拆卸方便,使电瓶车行驶更加安全、制动迅速有效,有效避免电瓶车溜车伤人事故与撞向TBM机的经济损失。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防溜车钩从更多的角度实现钩住轨枕,所述防溜车钩具有四个尖钩。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人工控制,所述电瓶车的驾驶仓内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锁和/或第二电磁锁断电的控制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02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利型手机保护壳套装
- 下一篇:一种具备防水功能的导电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