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模剂溶液搅拌罐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04077.0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8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常为民;孟庆声;常培耀;朱国斌;梁帅;徐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3/40 | 分类号: | B01F33/40;B01F27/922;B01F27/213;B01F27/2322;B01F27/053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李红灵 |
地址: | 7371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模剂 溶液 搅拌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脱模剂溶液搅拌罐的改进,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气动搅拌件和螺旋搅拌件,所述螺旋搅拌件带动气动搅拌件相对于罐体转动,所述气动搅拌件的第一出气口朝向罐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弯折;数个搅拌机构沿罐体的周向均布。目的在于将螺旋搅拌桨和空压气通入的气动搅拌方式相结合,使得搅拌罐内的各个位置均能够处于搅拌状态中;且由于螺旋搅拌桨的强度大,可以避免传统的搅拌桨在搅拌的过程中出现脱落的问题,最终保证了搅拌罐内的溶液均匀搅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业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模剂溶液搅拌罐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圆盘浇铸机在浇铸阳极板时,必须使用脱模剂,然而脱模剂在使用时必须在搅拌罐内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使用。通常,搅拌罐是依靠电机带动搅拌桨来完成脱模剂的均匀搅拌;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搅拌轴腐蚀断裂,或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桨脱落等故障,从而导致在正常浇铸时,由于脱模剂的混合不均匀,而致使脱模剂达不到规定要求,导致所产出的阳极板飞边毛刺较大,同时阳极板与母模粘结也较为严重。且在搅拌罐内由于脱模剂的搅拌不均匀,既影响阳极板的物理外观合格率,又极大降低了母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的搅拌桨在搅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从而导致脱模剂在搅拌罐内搅拌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脱模剂溶液搅拌罐,该搅拌罐结合了螺旋搅拌桨和空压气通入的气动搅拌方式,使得搅拌罐内的各个位置均能够处于搅拌状态中;且由于螺旋搅拌桨的强度大,可以避免传统的搅拌桨在搅拌的过程中出现脱落的问题,最终保证了搅拌罐内的溶液能够达到搅拌更加均匀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模剂溶液搅拌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气动搅拌件和螺旋搅拌件,所述螺旋搅拌件带动气动搅拌件相对于罐体转动,所述气动搅拌件的第一出气口朝向罐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弯折;数个搅拌机构沿罐体的周向均布。
优选的,所述气动搅拌件包括第一气管和延长管,所述第一气管与延长管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进气口连通,所述延长管的另一端上设置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气管与延长管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所述第一出气口到第一气管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气管的外壁到罐体内壁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螺旋搅拌件为螺旋搅拌叶片,所述螺旋搅拌叶片设置在第一气管外部,所述螺旋搅拌叶片与第一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管与第一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口设置在第一转动件的轴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相适配,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第一转动件转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设置在罐体的中心位置,数个第一转动件均布在第二转动件的外周;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电机带动转动。
优选的,所述气动搅拌件还包括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与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管螺旋缠绕设置在第一气管外,所述第二气管与第一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搅拌叶片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管外,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二出气口与第一出气口的出气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均为斜口,其敞口为朝上设置;所述进气口、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延长管、罐体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螺旋搅拌桨和空压气通入的气动搅拌相结合,并将搅拌机构沿罐体周壁均布,使得搅拌更加均匀,为了增加搅拌桨的强度与耐腐蚀性,采用304材质代替传统的搅拌桨,并在搅拌的过程中缩短了传统搅拌桨的长度,采用螺旋搅拌桨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气动搅拌可以随着螺旋搅拌桨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对于较大罐体的中心位置处,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搅拌作用;同时空压风能耗低于电能耗,可以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无故障,不会影响脱模剂搅拌,可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04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UC型钻针
- 下一篇:一种带有可调节角度支撑架的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