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氧化铜银合金线包裹覆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04742.6 | 申请日: | 2022-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80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良;徐恒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康成特导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2 | 分类号: | H01B13/22;H01B13/06 |
代理公司: | 南昌中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8 | 代理人: | 韩平英 |
地址: | 335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铜 合金 包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氧化铜银合金线包裹覆膜装置,具体涉及覆膜装置领域,覆膜框架的前后端分别开设有铜银合金线出口和铜银合金线进口,覆膜框架位于铜银合金线进口的上下方的一侧开设有两组覆膜管道,两组覆膜管道均呈矩形状设置,且两组覆膜管道的长度均大于薄膜宽度,述覆膜框架的侧壁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传动皮带,其技术要点为:通过在覆膜框架的侧壁安装有电机,通过电机带动传动皮带、第一镀膜带和第二镀膜带转动,其中电机套接在第一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外壁,加热板直接对包裹薄膜的铜银合金线进行加热塑膜,丢弃传统手工覆膜方式,同时也解决了由于铜银合金线尺寸大不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膜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氧化铜银合金线包裹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铜银合金线在电子和微电子应用中的用途是熟知的现有技术,尽管一开始键合线是由金制得,但如今使用较便宜的材料,如铜、铜合金、银和银合金等。
市面上覆膜机可分为即涂型覆膜机和预涂型覆膜机两大类是一种用于纸类、板材、裱膜专用设备,经橡皮滚筒和加热滚筒加压后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产品,现有的覆膜机的覆膜装置复杂,没有调节部分,无法对小型尺寸的合金线产品进行覆膜,也无法针对不同粗度的合金线进行空隙进行调节,另外一般的覆膜机对于覆膜工作完成的残余薄膜需要进行人工进行收集,降低人工效率,同时造成工作环境污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抗氧化铜银合金线包裹覆膜装置,通过在覆膜框架的侧壁安装有电机,通过电机带动传动皮带、第一镀膜带和第二镀膜带转动,其中电机套接在第一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外壁,且在覆膜框架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两组加热板,其中加热板直接对包裹薄膜的铜银合金线进行加热塑膜,丢弃传统手工覆膜方式,解决传统覆膜机无法对小型尺寸的铜银合金线进行覆膜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由于铜银合金线尺寸大不一的问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覆膜框架,所述覆膜框架安装有一根铜银合金线和两组薄膜,所述覆膜框架的前后端分别开设有两个水平的通孔,分别为铜银合金线出口和铜银合金线进口,且铜银合金线出口和铜银合金线进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覆膜框架位于铜银合金线进口的上下方的一侧开设有两组覆膜管道,两组所述覆膜管道均呈矩形状设置,且两组覆膜管道的长度均大于薄膜宽度,两组所述薄膜贯穿两组覆膜管道,一根所述铜银合金线贯穿铜银合金线出口和铜银合金线进口,所述覆膜框架的侧壁安装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传动皮带;
所述覆膜框架的内部安装有两组第一转动辊、两组第二转动辊以及两组第三转动辊,两组所述第一转动辊、两组所述第二转动辊以及两组所述第三转动辊分别安装于覆膜框架的前后端,且两组第一转动辊位于同一高度处,两组第二转动辊位于同一高度处,两组第三转动辊位于同一高度处,两组所述第一转动辊、两组第二转动辊以及两组第三转动辊的两端端头均贯穿覆膜框架的两侧壁,所述传动皮带绕过第一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且传动皮带的内壁与第一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的外壁均呈相抵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覆膜框架内部安装有第一镀膜带和第二镀膜带,所述第一镀膜带绕过第一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且第一镀膜带的内壁与第一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的外壁均呈相抵设置,所述第二镀膜带绕过第一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且第二镀膜带的内壁与第一转动辊和第三转动辊的外壁均呈相抵设置,其中第一镀膜带和第二镀膜带之间的距离大于铜银合金线的直径大小。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转动辊的外表面套接有两组Y型锯齿,所述第一镀膜带贴合一组所述Y型锯齿的侧壁,所述第二镀膜带贴合另外一组所述Y型锯齿的侧壁且Y型锯齿的Y型前端朝向铜银合金线出口。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覆膜框架上固定安装有两组铰接底座,两组所述铰接底座内转动连接有两组圆型杆,两组所述圆型杆的中心位置处铰接有两组铰接杆,两组所述铰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加热板,所述Y型锯齿位于两组加热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康成特导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康成特导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047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