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片、电池及用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16096.5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23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吴志亮;贺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3 | 分类号: | H01M50/533;H01M4/13;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用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极片、电池及用电设备,该极片在极耳背离极片主体的一端具有第一端部,且第一端部形成渐缩的结构,一方面能够降低极耳结构的重心,提高极耳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加固第一端部的结构,相比较于传统的矩形结构,稳定性更好,同时还能够减少与压辊的碰撞概率,避免极耳被撞击产生折边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结构中,都需要正负极对外导流,一般需对极片进行模切成型以露出极耳导流;
在相关技术中,极耳通常是矩形结构,随着电池的电芯基片卷绕层数越做越多,极耳的高度需要越来越高;但是目前的极耳结构中,随着极耳高度变高,重心也变高,极易导致极耳的顶部区域下塌或者在过辊过程中引起翻折;
因此,如何提高极耳的结构稳定性成为了现有技术中亟需改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极片、电池及用电设备,以解决如何提高极耳的结构稳定性的问题。
而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极片,包括
极片主体;
极耳,位于所述极片主体一侧,所述极耳包括连接部及第一端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极片主体连接;
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极片主体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沿着第一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端部背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渐缩的边沿,且所述边沿为直线、折线和曲线中的一者。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极耳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渐缩的所述边沿。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极耳两侧的边沿呈对称设置。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边沿为曲线,且所述曲线呈内凹设置;或者,所述边沿为折线,所述折线具有向外凸的拐角结构,且拐角结构的夹角为钝角。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H1和所述极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H2满足以下条件:0.05<H1/H2<0.5,且H2-H1≤26mm。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H3和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H4满足以下条件:0.05<H3/H4<0.95;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极片。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极片、电池及用电设备,该极片在极耳背离极片主体的一端具有第一端部,且第一端部形成渐缩的结构,一方面能够降低极耳结构的重心,提高极耳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加固第一端部的结构,相比较于传统的矩形结构,稳定性更好,同时还能够减少与压辊的碰撞概率,避免极耳被撞击产生折边的情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16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